2023年3月8日,中國加入《取消外國公文書認證要求的公約》(以下簡稱《公約》)。
2023年11月7日,《公約》將在中國與新加坡間正式生效。《公約》也將繼續適用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從2023年11月7日起,新加坡簽發的屬於《公約》範圍內的公文書,只需辦理新加坡附加證明書(Apostille),即可直接用於中國大陸,無需再在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進行領事認證。

領事認證是指一國外交、領事機構及其授權機構在公證文書或其他證明文書上,確認公證機構、相應機關或者認證機構的最後一個簽字或者印章屬實的活動。由於領事認證的特殊作用,可以形象地將其比喻為發給涉外文書的「簽證」。
簡單來說,11月7日以後依然是需要有「簽證」這個手續的,只不過「簽證」不再需要經過目標國家在當地的大使館,而是直接向當地行政機構辦理附加證明書(Apostille)(一般來說都是中國公民向中國機構,新加坡公民向新加坡機構申請),大大簡化公文書跨國流轉程序、便利國際經貿和人員往來,省錢省時間,方便國際出行。

文書類別
從文書內容看,辦理認證的文書可分為民事和商事兩大類,基本涵蓋了出行必備的主要證件要求
民事類文書主要包括公民的出生、婚姻狀況、學歷學位、寄養或收養、健康狀況、無犯罪記錄、親屬關係、工作經歷、居留資格、駕駛執照等證明。
商事類文書主要包括法人的營業執照、公司章程、授權委託書、產地證、商業發票等文件。

留學簽證的辦理
留學新加坡,留學簽證的辦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有時候,即使你已經被新加坡的學校錄取了,但是如果沒有取得留學簽證,是無法前往學校學習的。
在留學簽證的辦理過程中,面試是極為重要的,很多學生就是因為面試不過關被拒簽的,那麼在面試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迴避專業的敏感性
一些專業在新加坡政府看來是敏感專業,如軍工、生化、航空等,申請這類專業在面試時,要注意迴避專業的敏感性。如進行專業陳述時,要突出專業中的民用部分,突出回國就業的優勢等,不要突出其在軍事或生化領域的作用。
闡明出國意圖
在提到自己的專業時,如果所選專業技術性極強,闡述不明確就容易導致簽證官不能理解陳述內容,也就失去了判斷留學生是否有移民傾向的基礎依據,最後只好拒簽。
避免出現口誤
面試過程中緊張很普遍,但面試是留學生給簽證官留下直觀印象的過程,因此,想辦法調試心情,避免因緊張出現口誤現象。
表現態度要積極
面試時,如果只是被動地回答問題,就無法完全表達自己。因此在準備時,應當確定哪些內容是一定希望傳達給簽證官的,這樣面試時就可有意識地引導談話,說出自己想說的部分來提高簽證通過幾率。
除了面試中需要注意這些以外,學生在申請留學簽證前,也不能有這些錯誤的觀念,不然也會對自己的留學之路造成不好的影響!
01
留學生在未完成學業時轉到第三國的院校繼續學習,如果沒有充分的、真實的理由,在他國申請第三國簽證的做法會令人費解,基本都不會成功。按照西方國家的主要簽證法規,通常應回到本國重新申請辦理新的留學簽證。
02
留學計劃不合理,以為只要有國外院校的入學通知書就能簽證。只要對自身的留學計劃沒有足夠的認識,不合常規邏輯,簽證官就會認為你的留學態度不認真,留學目的不明確。
03
有人出國留學簽證被拒之後,以為換本新護照就沒了拒簽記錄,其實不然,所申辦的新護照上會說明這本護照是根據第一本轉發的。
當簽證官看到這一類護照,或查明過去的記錄,會認為這是一種隱瞞過去真實經歷的不誠實行為,通常不會放給簽證。
04
申請人有別的國家的拒簽記錄,在短期內又申請他國的簽證,明顯說明你留學的目的是出國,而不是學習,這種不嚴肅的出國態度,對簽證沒有任何好處。
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文化背景、社會環境不盡相同,短期內申請多個國家的簽證,只能說明留學的動機不純。
05
套用以往的或他國的簽證經驗來辦理新的簽證不可取。通常簽證政策半年左右一變,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簽證政策,有的人把親戚和朋友過去辦簽證的情況搬過來,結果往往會被拒簽。
06
試一試的態度不可取!在對申請國的簽證政策沒有完全了解時,就去簽證,結果因資料準備不夠完整、充分而遭拒簽。
07
有的人以為一次簽不過,還有第二次,可是第一次被拒簽後,再次申請將比第一次要難得多,而一次性的成功簽證對留學事業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有過三次及以上的拒簽記錄對今後的任何簽證都將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申請人的拒簽記錄原則上不應超過三次。
不過,新加坡作為一個海外留學大國,在對留學簽證的發放上還是不會很嚴格的,只要學生沒有不良記錄,真誠地想要留學,就可以拿到留學簽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