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一項調查顯示,我國非正式看護者為照顧年長人士所付出的時間如果折算成金錢價值,每年達約12.8億元,這相等於政府約一成的醫療支出。研究團隊希望借這一調查凸顯,承認非正式看護者貢獻的必要性。
這個由杜克國大醫學院針對278對75歲以上年長人士和非正式看護者展開的調查,在歷時一年後於2020年結束。
研究發現,主要的非正式看護者平均每周花約33小時照顧年長人士,包括幫助護理對象與他人溝通,應付他們的需求和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以市場上護理人員的時薪來計算,主要非正式看護者每年所付出的時間等同於約1萬6000元的總值。次要非正式看護者如其他家屬和朋友平均每周花費的約八小時時間則相等於每年4000多元。
調查也顯示,需要照料的年長人士平均年齡是85歲,當中67%是女性。雖然七成的人並沒有老人痴呆症,但絕大部分的年長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仍需要援助。非正式看護者的平均年齡則是61歲,他們平均已照顧護理對象有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