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大馬取消柴油津貼,有跨境巴士業者指成本上漲達50%,外加人力與維修成本也不斷上漲,下個月起將車票價格調高一至兩成,其他業者則表示仍在觀望。
大馬政府落實針對性柴油津貼措施,從周一(10日)零時起取消了大部分的柴油津貼。符合資格的交通工具或運輸車輛可申請柴油津貼卡,繼續享有補貼價。
目前,大馬柴油零售價定為每升3.35令吉(約0.96新元),相比取消津貼前的每升2.15令吉(約0.62新元),差距超過50%。雖然大馬政府並非全面取消柴油津貼,但新措施生效後,多家受訪的馬新跨境交通業者估計成本將上漲不少。
《新明日報》報導,跨境巴士服務業者星運旅遊(Transtar)董事經理葉礎輝說,柴油成本除了每升將增加超過50%,公司也面對其他不斷上升的成本,如巴士維修費用和人力成本。他說道,近來面臨司機短缺,公司得調高薪水留住司機,整體運營成本被推高不少。
「所以我們從下個月(7月)始,車票價格將調高。車票價格的漲幅預計將介於10%至20%。」
另一跨境巴士業者漢達英達(Causeway Link)副執行董事林鎮芳則說道,柴油費占其整體營運成本約60%,如今相關成本增超過50%,估計整體成本將漲至少20%。
「而且我們這個行業,利潤率本來就不高。就算車子不滿才幾個乘客,我們也得開車上路。我們現在還在觀察整體影響,車票價格調整應該很難避免。不過我們會儘量將漲幅控制在10%內。」
提供不少游馬旅遊服務的貴賓旅運(WTS Travel & Tours),公司的董事經理謝櫂瑽估計,新措施將導致成本上漲至少15%到20%。公司將探討如何控制成本漲幅,若必須調整價格也會在顧客可接受的合理範圍。
利南旅運經理黃女士則透露,新措施消息公布後確實接獲不少顧客來電詢問其價格是否將調整。
「我們現在還在等指示,目前還未接到相關通知。」
新元兌令吉匯率強勁 有人歡喜有人憂
漢達英達除經營跨境巴士,也有馬國境內運作的長途和旅遊巴士服務。林鎮芳指出,如今令吉疲弱對公司其他成本,如進口巴士等帶來負面影響。
目前在大馬擁有兩輛自家旅遊巴士,也同時和當地運輸業者合作的歐美假期(EU Holidays)董事王漢傑則說,由於過去一年新元兌令吉匯率強勁,作為獅城業者公司也享受新元強勁帶來的益處,減輕柴油價補貼取消帶來的成本影響。
馬新跨境包車服務業者StarMark Travel & Tours Malaysia 負責人估計其成本也將漲15%到20%。這家大馬公司目前從獅城到吉隆坡的單程包車服務收費為400新元(約1400令吉),強勁新元能幫助抵消一些成本漲幅,公司會儘量吸納增加的成本。
有業者擬轉向電動車
新柔德士同業協會會長鄧先生受訪時表示,旗下的德士大部分都是電動車或汽油車,因此相信柴油價上升對成本造成的影響不大。
「我們擁有的傳統柴油德士其實不多,只占了30%。柴油價錢的波動對我們的收費應該沒有影響。」
林鎮芳則透露,公司目前已有約80輛電動巴士,占旗下巴士總數量之20%左右。
「雖然電動巴士成本很高,一輛的價格可以買兩輛柴油巴士。但我們估計從長遠看,電動巴士可以降低我們的成本。」
王漢傑說道,公司已計劃下來在增加其旅遊巴士數量時,選擇購買混合動力巴士(hybridbus),盼以此減少對柴油的依賴,長遠降低成本。
遊子:若車費上升 或減少回鄉
旅新大馬遊子曾先生( 27歲,軟體工程師)受訪時說,他每個月都會乘搭巴士回大馬一次。
「有時想回家時前一天就會買票,最後一分鐘買票價錢其實不便宜, 若真起價, 未來可能不能一直這樣買,畢竟這也是開銷。」
平均每兩個月回吉隆坡的黃章彥(26歲,金融業)說,若車費上升,自己也會考慮減少回家的次數。
「可能也會看看機票是否比較便宜。畢竟有時候多幾十塊就能乘搭飛機回家,而且只需要一個小時,不需要舟車勞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