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生活成本持續上漲:收入增長追不上物價上漲,如何應對?

2025年02月06日   •   2736次閱讀

近些年來,新加坡的物價不斷上漲,家庭的月生活費用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過去五年,生活費上漲了768新元。

2024年11月,新加坡統計局發布了一項數據顯示,從2017/2018年到2023年,新加坡家庭的月均支出從5163新元增長到5931新元,而同一時期,家庭的月均收入從12661新元上漲至15473新元。

換句話說,儘管收入增加,但相比生活費用的上漲,收入的增幅顯得微不足道,導致人們普遍感到「工資漲了,生活卻更拮据了」。

生活成本的三大支柱

住房、食品和交通

根據數據,住房、食品和交通是新加坡家庭的前三大開支項,三者占2023年家庭平均開支的63.2%,這一比例與2017/2018年的64.0%相比,略有下降。

食品

食品支出是新加坡家庭的重要開支之一,尤其是外出就餐。在2023年,家庭每月在餐飲服務上的開銷平均為966新元,比2017/2018年的810新元有所上漲。這主要由於餐廳、咖啡館等場所的消費增加。

例如,過去你在小販中心四五新元就能買到兩葷一素的雜菜飯,但現在五新元只能購買一葷二素,甚至一葷一素;而二葷一素的套餐價格普遍攀升至六七新元,部分情況下,價格甚至突破十新元。

即便如此,小販中心和美食廣場等地方的餐飲費用依然占據了餐飲服務費用的最大份額,2023年這一比例為50.8%。

交通

交通方面的支出略有下降。2023年,家庭平均每月交通開支為951新元,較2017/2018年的1038新元有所減少。主要得益於私人道路交通的開支減少,從2017年的762新元下降到2023年的678新元。而巴士、地鐵和計程車等公共運輸費用則保持相對穩定。

然而,由於疫情後居家辦公的普及,減少了通勤需求,出行成本有所下降。但從2024年開始,四大打車平台上調了平台費用,每趟增加0.9到1.5新元;與此同時,公交和地鐵的票價也迎來上漲,未來的交通開支將再次增加。

醫療

醫療費用近年來也有所上漲。過去三年內,新加坡公立醫院紛紛上調了門診費和住院費,尤其是急診科的費用,漲幅高達34%。這意味著,即便收入有所增長,醫療支出的增加還是讓很多家庭感到壓力山大。

例如,門診和住院費用的增加,導致2023年家庭的平均每月醫療支出從2017/2018年的320新元增加到474新元。

教育

教育支出的上漲同樣令人關注。學前教育和私人補習的開銷逐年攀升,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從2017年的374新元增加到2023年的404新元。其中,127新元用於私人補習和其他教育課程。新加坡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增幅不僅反映了學費的上漲,也體現了對補習和額外教育資源的依賴。

網上購物與娛樂開支

隨著電商行業的迅速發展,網上購物的支出比例顯著上升。2023年,家庭月均在網上購物上的開支占到了11.9%,相比2017/2018年的4.7%增長了近一倍。

另一方面,海外旅行的開支有所下降,從每月339新元降至297新元,表明旅遊業尚未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與此同時,家庭在娛樂和文化活動上的支出從2017/2018年的341新元減少至335新元。儘管閱讀和新聞訂閱的開支有所減少,但體育活動和其他娛樂支出的增長仍然拉高了整體費用。

新加坡政府的多管齊下

面對持續上漲的生活費用,新加坡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來幫助市民應對高企的生活成本。一方面,政府通過直接發放現金補助,緩解民眾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還有各種水電回扣、交通補助等措施,從多個方面減輕市民的負擔。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積極推動提升民眾的職業技能和就業機會,鼓勵大家提高自身競爭力,為長期發展打下基礎。為了幫助市民提高工作能力,政府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培訓和資助機會,許多人都能通過這些項目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和職業發展空間。

總之,生活補貼和臨時的經濟援助固然重要,但提高自我競爭力、提升就業技能,才是應對通脹和生活成本上漲的真正「長遠之計」。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669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