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不愛當官,為什麼?

2024年03月20日   •   8037次閱讀

聽說了嗎?

日本青年不願報考公務員,韓國青年也不再一窩蜂去「考公」了。

媒體把這個現象稱為「逃離體制」「失落的考公夢」「考公不如打工」。

東邊日出西邊雨。日韓考公「市場冷清」,在中國大陸,卻依然紅火。

年輕人蜂擁考取公務員,熱度不減,中國媒體把這現象稱為「考公熱」。

剛巧,前幾天,羅振宇在《文明之旅·1002年》談到中國古代的科舉。

他說,科舉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朝廷選人才,相當於朝廷的招聘考試。

談到古代的科舉考試和現代的「考公」,不少朋友跑來問我,奇怪,怎麼沒聽說新加坡人「考公」的?

不但沒怎麼聽到新加坡人考公,甚至,好像也對「當官」不是很感冒。

比如,就從來沒聽過誰家孩子考上公務員了,或升了處長、司長了,把親戚朋友都叫來,擺幾桌慶祝一下。反而,誰家孩子考上了GEP、考上了萊佛士、南洋、華中,反而有可能小小慶祝一下。

我家兩個娃都成功上岸GEP,關鍵是.....

為何新加坡人不「考公」?為何對當官不感冒?

且聽我慢慢道來。

什麼是「官」

首先,讓我們看看,在新加坡,什麼是「官」?

在中文語境當中,廣義上說,「官」是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

在新加坡,「官」可以分兩個大類,一類是民選官員,一類是公務員。

我們先說「公務員」。

在新加坡,「公務員」在英文中是「Public Servants」,直譯為中文就是「人民公僕」,說好聽一些,是「Public Service Officers」。

在新加坡,只要是吃財政飯的,都歸為廣義的公務員,包括教師、地鐵工程師、圖書館館員、理工學院教授、心理學家、調查員等。

甚至,臨時工也可以是公務員,比如以下這幾個崗位,就是招的臨時工:

公務員最高可以當到什麼官?

公務員的最高崗位是公務員首長,Head of Civil Service。

現任公務員首長是葉成昌,Leo Yip。他同時兼任總理公署常任秘書。

「常任秘書」Permanent Secretary,簡稱Perm Sec或PS,是英國式文官制度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崗位,它是特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一把手,例如,國防部、外交部、財政部、交通部等等,都有常任秘書。

其實,所謂「秘書」,千萬別誤會為「文秘」,它實際上帶有「部長」之意。

在常任秘書之下,是「副常任秘書」,Deputy Secretary,簡稱DS 」副秘書」。在DS之下,就是各個司的高級司長、司長,然後是副司長、處長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部里的公務員一把手稱為「常任秘書」?

因為,無論選出哪個政黨執政,「常任秘書」這個崗位不受選舉結果影響,照樣當他的常任秘書。例如,現任國防部長是人民行動黨的黃永宏,常任秘書是陳慶基。假設明年大選,人民行動黨不再執政,換了AB黨,因此AB黨黨魁任命新的國防部長,但是,陳慶基仍然擔任常任秘書,他底下的整套公務員班子也不變,不受政權更替的影響。所以稱為「常任秘書」。

好了,說完了公務員,現在我們來說說民選官員。

民選官員是怎麼產生的

每個部里,有一套公務員的體系,也有一套並行的民選官員的體系,也稱為「政治委任」官員。

部長當然是民選官員的一把手。同時,部長一邊要對總理和內閣負責,一邊要對選民負責,所以,常任秘書聽命於部長。

在民選官員班子裡,部長之下,還有兩個級別的官員,一個是政務部長Minister of State,一個是政務次長 Parliamentary Secretary,它們又各自分兩級。

政務部長和政務次長不是上下級關係。這兩個崗位都是協助部長展開工作的。

有時,還會出現「第二部長」。例如,新加坡目前的內閣當中,財政部、內政部都有第二部長。

這些崗位有時從缺,往往不會全配滿。

新加坡不存在統一「考公」

公務員的產生很簡單,就是參加面試、錄取。有時,有些部門會要求筆試,比如我當年申請新加坡貿易發展局的崗位時,就參加了一輪筆試。我記得,當時我寫的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新加坡的機遇與挑戰」。

(筆者後來派駐上海,擔任商務領事)

新加坡沒有統一的公務員考試,只有各個部門按照自己的需要,讓求職者參加筆試。

至於民選官員的委任,就比較複雜。

首先,民選官員只能在國會議員中產生。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國會議員,根本不具備當次長、政務部長、部長的資格。

新加坡繼承的是英國的制度。在大選中,獲得半數以上國會議席的政黨,成為執政黨。執政黨黨魁成為總理;總理在國會議員當中,挑選合適的人出任副總理、部長、政務部長、次長。

在大選中沒當選國會議員的,就無法繼續擔任部長了。2011年,時任外長的楊榮文,他的五人團隊被工人黨劉程強的五人團隊以微差打敗,於是,他也就失去了擔任部長的資格。

國會議員不是官

說到這裡,就牽涉到一個很多人誤解的問題——國會議員是不是官員?

其實,國會議員並不是官。他們是民意和立法代表。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國會議員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例如裕廊集選區國會議員陳有明是醫生,麥波申選區國會議員陳佩玲則在Diners Club的新·數信卡中心任職。

新加坡的國會議員,相當於中國的全國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不是官。

許多部長在擔任部長之前都沒有官職,例如人力部長陳詩龍醫生原本是私人醫院總裁,防長黃永宏醫生是腫瘤醫生,外長維文是眼科醫生,內政部長尚穆根是律師,貿易工業部長顏金勇是大眾鋼鐵集團主席兼總裁。

當官必須有三方意願

這些人是因為在私人領域的表現優異,被執政黨看上了,邀請他們從政,他們願意從政,並且在大選中勝出,取得人民的委託,同時被總理看上,才能夠登上部長的「寶座」。

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能「當官」,必須同時有三方的意願——自己願意、總理願意、選民願意。

在新加坡目前的內閣,除了專業人士或企業高管出身的,當然也有公務員出身的,例如:李顯龍、黃循財、王瑞傑、陳振聲、王乙康、楊莉明、徐芳達等。

對了,總統尚達曼也是公務員出身。

(2015年大選期間,反對黨工人黨在後港舉行群眾大會的盛況。圖源:許振義)

「國會議員」不是官,這個概念很重要。再給大家一個例子,反對黨也有國會議員,它這些國會議員是來制衡執政黨的。換句話說,他們是政府的「反對派」,既然是「官府」的反對派,本身又怎麼會是「官」呢?

「高薪養廉」是偽命題

都說新加坡「高薪養廉」,部長年薪百萬新元,那麼,在新加坡,當官的待遇究竟好不好?

這裡要先澄清一個概念。新加坡從來沒有說過「高薪養廉」,新加坡說的是,高薪是為了吸引人才。

新加坡部長高薪,那要看跟誰比。跟我比,那肯定高薪,高得不得了。

即便跟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比,也高出好一大截。

不過,有句名言「新加坡部長工資是全世界最高的,但他們可能也是全世界最窮的部長。」

自己品品。

新加坡首例!一把手部長被控涉貪27罪,涉案金額你想像不到

(這不?新加坡交通部長涉嫌收了演出和賽事的門票,結果被控上法庭了)

按照資歷,新加坡從部長到總理,年薪介於100萬至220萬新元之間。這是裸薪,沒有退休金,沒有住房、司機等待遇,連自己住家門外的警察、家裡的傭人,都得自掏腰包付工資。

新加坡經濟高度外向,在新加坡有數千家跨國企業區域總部,還有新加坡自己的大企業,都拿出天價高薪在搶人才。例如,星展集團總裁去年總薪酬為1120萬新元,新航總裁吳俊鵬673萬新元,凱德集團總裁李志勤386萬新元,吉寶集團總裁盧振華814萬新元。

人民行動黨的邏輯是,當企業老總,收入比部長高几倍,而且不必面對選民的壓力;如果再壓低他們的收入,政府還怎麼跟這些企業搶人才?

反對黨和許多民眾的邏輯是,從政是為民服務,應該講奉獻,不應該講酬勞。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呢?你認為誰有理?

為何對「當官」不感冒?

言歸正傳。

為什麼新加坡沒有「考公熱」?為什麼新加坡人好像對「當官」不感冒?

原因很簡單。

無論是公務員或民選官員,新加坡人「當官」的收益並不比在企業界差。畢竟,這幾年,這麼多外國企業湧入新加坡,新加坡自身企業也在發展,整個市場卷得不得了,大家都在出高薪搶人才,企業界能給高端人才開出的待遇,肯定不會比政府低。

(淡馬錫關聯公司GLC總裁年薪中位數是340萬新元,相當於部長的2-3倍)

另一方面,企業界高端人才的社會地位,完全不在政府官員之下。畢竟,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這些人才、如果沒有這些企業,新加坡經濟哪有今天?

既然待遇、社會地位都不比企業界高,為何還要受那個窩囊罪,到公共領域去當「公共僕人」,隨時可能遭罵,甚至祖宗十八代都被詛咒?

選擇不當官,一點兒也不讓人感覺意外。

核心競爭力

說實在話,這個時候在新加坡願意當公務員的,尤其還願意拋頭露面從政的,確實是要有些情懷的。

(在經濟騰飛,到處都是商機的時候,誰願意當官?圖源:新加坡眼)

簡單說,在經濟起飛的時候,放眼過去,到處都是$$$$,誰不想到企業去一顯身手?尤其在現在,到處都是創業的機會,誰又願意錯過機會?

說到創業,要成功,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必須具備核心競爭力。

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定位自己?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7866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