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濃濃義診情,拳拳赤子心。風雨不改,微笑十年。
11月12日晚,以「大愛無疆·微笑海南」為主題的新加坡義診活動十周年晚會在澄邁縣金江影劇院舉行。
據了解,自2009年開始,海南省僑聯和新加坡海南會館每年聯合組織整形外科、麻醉科、口腔科、語言治療等專家和護士,到海南為貧困唇齶裂患者開展義診活動。這項義診活動,被稱為「微笑工程」。
以新加坡中央醫院榮譽顧問、國際著名唇齶裂治療專家李勝德教授為首的新加坡義診團,共組織了20批次的醫療專家,每年4月和11月漂洋過海來到澄邁,為海南省內唇齶裂患者開展免費義診活動,至今已開展10年。10年來,共義診了唇齶裂患者1500人次,實施了327例唇齶裂手術和多例牙齒矯正手術。他們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優質的服務,受到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廣泛好評。
在新加坡專家的傳幫和指導下,澄邁成立了「微笑工程」唇齶裂患者救助基金,建成海南省首家唇齶裂患者治療中心 — —澄邁縣唇齶裂患者整形中心。填補了海南唇齶裂專業醫療機構的空白,推動了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義診團成立源起華僑對故土的深情
唇齶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唇裂、齶裂(俗稱「狼咽」)以及相伴發生的唇齶裂(俗稱「兔唇」),不僅嚴重影響面部美觀,還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響發育,給兒童和家長的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創傷。
唇齶裂是胚胎髮育到7周時,由於胚胎的上頜凸和球狀凸不融合或者融合不完整形成裂縫造成的。
唇齶裂通常採用系統治療法,第一階段是患病嬰兒3到6個月時接受上唇修復手術;第二階段是2歲前即患兒學說話前,接受齶裂手術;第三階段是9到11歲進行牙床裂開或牙床修補手術,修復術後同時進行正確的語音訓練。
治療唇齶裂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伴隨著患者的成長,在適當的生理年齡進行手術,要達到滿意的手術效果跨時漫長。對於市縣患者尤其是農村貧困家庭來說,由於缺少慈善援助,醫療費用讓他們難以承受,往往無奈選擇放棄治療。

新加坡專家交流診斷意見
新加坡海南會館組織的唇齶裂義診團隊,是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成立的。而這個機緣,源起海南華僑對故土的深情。
新加坡海南會館會長潘家海在新加坡長大,祖籍海南省文昌市公坡鎮錦山頭村。1992年,他帶著闊別故鄉50餘年的母親,第一次踏上海南的土地。從此,他便一直關注著海南的發展,做了不少造福故鄉的好事實事。
2009年,因為在路邊遇見一個患唇齶裂的小女孩,他產生了救助海南貧困唇齶裂患者的想法。新加坡海南會館青年部主任鄭心德是一位唇齶裂患者的父親,孩子在新加坡中央醫院高級顧問、國際著名唇齶裂治療專家李勝德的精心治療下,成功康復。他向李勝德教授提出能否幫助到這些患者,得到了他的積極支持。
經過與新加坡海南會館、海南省僑聯、澄邁縣政府等多方溝通,最終,由新加坡中央醫院和唇齶裂治療機構的知名醫療專家組成的義診團,於2009年第一次來到海南澄邁。
「微笑」慈善愛心工程已堅持10年
2009年至今,新加坡海南會館組織新加坡中央醫院及其他知名唇齶裂治療機構的醫療專家,每年都赴海南開展「海南微笑」義診活動。
義診活動開以來,以李勝德教授為代表的義診團成員,每年來海南義診兩次。每次義診活動需要資金30萬美元左右,大家自籌資金,自備部分藥品和醫療器械,利用私人時間提供診療服務,付出了許多,不圖任何回報。
除了義診,新加坡義診團成員還無私地把醫療技術,傳授給澄邁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
澄邁縣福山鎮村民吳秀花(化名),2011年生下患有唇齶裂的孩子王山(化名)。王山在澄邁縣人民醫院接受了新加坡義診團專家的手術, 「兩個月後,王山基本能像正常人一樣,每天都嘻嘻哈哈活蹦亂跳地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吳秀花聽說新加坡義診團又來到澄邁,她用所能想到的最恭敬的方式 —— —寫感謝信,來表達全家重獲希望後的喜悅之情。

唇齶裂患者向專家們獻鮮花
唇齶裂曾陪伴了譚邦菊大半輩子,這讓她一輩子未曾離開自己居住的小村莊。因為唇齶裂的缺陷,她還養成了一個獨特的習慣:走路的時候,總是拿著一塊毛巾遮著嘴。
經過手術後,譚邦菊徹底改變了。新加坡義診團隊再次前來澄邁,譚邦菊專程從三亞趕來,她要看看自己的「恩人」。當見到「恩人」時,義診團里的所有人都驚呆了。眼前的譚邦菊穿著一身碎花旗袍,面帶笑容,甚至頭上還插了一朵花。
譚邦菊笑著說, 「我再也不是以前的譚邦菊了,現在的我是新的我。」
今年4月,在海南慶祝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喜慶氣氛中,新加坡海南會館會長潘家海再次率領由新加坡中央醫院及其他知名唇齶裂治療機構的醫療專家組成的義診團來海南開展義診活動,為唇齶裂患者提供免費的醫療救助服務。
「義診活動改變了不少海南唇齶裂患者的生活,使他們不會因為先天缺陷而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擁有更美好的人生。」潘家海說。
儘快建立多學科的唇齶裂整形中心
「微笑工程」正成為澄邁縣委、縣政府保障貧困、殘疾、弱勢群體健康權益的惠民之舉;黨委政府動員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醫療服務均等化的創新之舉;銳意醫療改革、加強我省醫療薄弱環節、前瞻性發展健康整療產業的智慧之舉。
為積極響應「微笑工程」,澄邁縣投入澄邁縣人民醫院外科整形手術大樓專項建設資金,同時積極籌建澄邁縣唇齶裂整形中心。澄邁縣還計劃與新加坡方面修訂合作框架協議,致力在未來把該中心打造成全省乃至國內一流的唇齶裂診療中心。
2012年11月19日,經海南省民政廳批准,澄邁縣「微笑工程」唇齶裂患者救助基金會正式成立。澄邁縣政府一次性投入400萬元作為基金會的原始基金。基金會收到捐款全部用于海南省唇齶裂患者的醫療救助、培訓澄邁縣從事唇齶裂治療的醫務人員、開展唇齶裂治療宣傳和籌資活動及獎勵在唇齶裂治療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等,為我省的貧困家庭唇齶裂患者增添醫療救助保障渠道。

義診團專家對患者進行檢查
澄邁縣提出,一旦條件成熟,澄邁縣唇齶裂基金會還可適當擴大救助對象及範圍。例如在澄邁縣境內工作的外來務工者及其子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造成的唇齶裂患者等均可納入救助對象。
「微笑工程」成為澄邁縣斥資建設聾啞殘疾人學校、孤兒學校後,又一重大舉措。收穫人民的笑臉,正成為澄邁縣這個近年來我省新興崛起的經濟體更為看重的發展指標。
潘家海表示,近年來海南的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快速提高,新加坡義診團正在積極與澄邁縣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醫院開展合作。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把先進的唇齶裂治療技術和護理知識傳授給海南的醫護人員,幫助海南儘快建立多學科的唇齶裂整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