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能貨比三家,消費者發現產品新價格時,還能自行拍下照片提交到應用,同時累積積分贏取獎勵。(饒進禮攝)
消費者協會新手機應用「Price Kaki」會在本月28日起,率先在裕廊西、淡濱尼和大巴窯試行。初期階段,應用將列出約3000件常用居家和雜貨商品的價格。
打開應用就可輕鬆查找日用品和小販美食的價格,消費者協會推出新手機應用「Price Kaki」,讓消費者更輕易「貨比三家」。
應用將分兩個階段推出,其中,Price Kaki會在本月28日起,率先在裕廊西、淡濱尼和大巴窯試行。到時,公眾只要登錄應用,就可查詢職總平價合作社(FairPrice)、巨人(Giant)、昇菘(Sheng Siong)和百美(Prime)超市位於上述三個市鎮的31間分行,及11個小販中心的物品售價和促銷信息。
料明年初全島推出
初期階段,Price Kaki將列出約3000件消費者常購買的居家和雜貨商品,包括牛奶、米和雞蛋等的價格。
貿工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次長陳有明醫生昨天在消協的籌款午宴上,為新應用主持推介。他透露,試行期結束後,Price Kaki將在明年初正式在全島推出。
陳有明是在今年3月的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上,宣布貿工部正同消協合作開發手機應用,讓消費者比較各種雜貨和熟食價格。
他說:「它(Price Kaki)就像一個朋友網絡,大家相互分享購物貼士——交換最好的優惠信息……對於沒有時間、對市場價格較不熟悉、或購物體驗較少的人而言,這(應用)會非常有用。」
消費者打開應用後,可以選擇查找日用品或小販食物的資訊。用戶在輸入關鍵詞或是指定產品名稱後,就可掌握相關產品在不同超市或小販中心的售價和促銷信息。用戶也能把產品列入「提醒區」,價格一旦有變,就會收到通知。
若發現商品實際售價和應用所列的不一樣,用戶可以拍下照片,並提交到應用中。後端經確認後會更新價格,用戶也能獲取積分,並有機會贏取獎勵,如餐飲券、電影票和超市禮券等。
針對Price Kaki是否會削弱市場競爭力,甚至出現「約定價格」的現象,消協消費者授權專任小組組長楊益財回應說,應用提供的是透明度,所分享的是公開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