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相當國際化,市中心聳立的高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供人打卡留念不已。

圖源:RETalk Asia
隱藏在市區天際線下,新加坡鬧市區卻有一塊「處女地」,被稱為馬來村。

它就隱藏在這些高樓里。

馬來村有個正式名字,叫甘榜格南,位於武吉士、勞明達已經尼誥大道之間,不遠處就是新加坡地標建築——摩天輪和國家體育場。

一條小巷子的入口處還寫著「Gelam Gallery」(格南展覽館),似乎是在引導大家。

在新加坡這個炎熱的赤道國家裡,在附近的武吉士購物區逛累了,也可以來這裡貪一會陰涼。

這裡很適合小情侶在這裡拍照秀恩愛~

「你來看看我拍得好不好呀?」
滿牆都是塗鴉,很多人在這裡留下自己的才華。

一隻大鳥正準備展翅高飛,和牆壁的顏色融為一體。

不過,轉到另一邊才發現塗鴉背面全是冷氣機......與背景格格不入相當詭異。

充滿後現代藝術的風采。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麼門道。

以黑人為背景的塗鴉,加上牆上橫溢著的鋼管,頗有點美國第五街區的感覺,喚醒很多人對於曾經大火的遊戲——冒險島(Maplestory)的記憶~

這裡有生機勃勃的人文街區,豐富深厚的歷史和傳統。斑駁的陽光照在牆上。

還有不少在新加坡很出名的美食餐館和時尚個性小店。

漫步在甘榜格南的小巷裡,牆上的魚正映著陽光,反射在畫中的魚鱗上。

難道,這就是新加坡版的《大魚海棠》?

既然叫甘榜格南(馬來語),那麼穆斯林風格的建築畫當然也不可少。畢竟,新加坡的土著是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

不僅是新加坡人,很多金髮碧眼的洋人也來這裡打卡~妥妥的網紅打卡地呀~

一大家子都來了。上午的太陽或許不太烈,小姑娘微笑著,就差擺上個「茄子」的表情了。

巷子裡廢棄的輪胎,一個大大的塑料袋塞到中間,到底是垃圾還是藝術品?傻傻分不清......

其實,甘榜格南里不僅僅是存在著一條又一條的小巷,還有不少現代化的建築,比如這座新加坡著名的蘇丹回教堂。沿著巷子走,就來到了新加坡文化地標之一的蘇丹回教堂。

這裡原為新加坡近代史上蘇丹胡先家族的土地,也就是說,這裡之前是皇城。

充滿穆斯林風格的建筑前,也有不少人在這裡拍照留念。蘇丹回教堂最獨特的,就是圓穹頂下黑色的醬油瓶底座。這些醬油瓶都是20世紀初重建回教堂的時候,信徒籌集經費所捐獻的。

離蘇丹回教堂的不遠處還有一間馬來文化中心。它坐落在甘榜格南的蘇丹門,成立於2004年,於2005年開館,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是一個專門介紹新加坡馬來人遺產、文化和歷史的中心。

馬來文化遺產中心的外面上生長的繁茂的格南樹(Gelam Tree),展示了馬來船隻的複製品,船上刻有關於布吉人(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原始區域的民族)的相關信息。
馬來村靠近路邊的騎樓,在中國的男方沿海地區也能看到。不過其實,它是十九世紀初,新加坡總督萊佛士在設計新加坡城區時的概念。

當時,萊佛士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尺、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因此,騎樓也被華人叫做「五腳基」。

騎樓下的人行過道,長長的望不到頭。漫步其中總會有恍若隔世的歷史錯愕感。

樓上的店鋪外飾充滿了南洋風情。這裡是一些特色餐館、手工藝店的聚集地。

(文:四月是你的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