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最近發布了2020版《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該報告共評估了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自動駕駛發展和部署情況,從政策和立法、技術和創新、基礎設施、消費者接受程度四個維度進行評級排名,其中綜合評分最高的桂冠花落新加坡,由去年的第二名上升至榜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走近了解新加坡的自動駕駛發展之路。
新加坡將該國定位為部署模擬城市試驗台和無人駕駛公交車計劃的自動駕駛發展中心。政府態度積極、消費者持擁抱態度、有優質的道路和行動網路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新加坡陸地交通局(LTA)於2006年設立了「陸地交通創新基金(Land Transport Innovation Fund)」和「新加坡陸地交通局研究所(LTA Academy)」,鼓勵新加坡國內的交通技術發展。涉獵領域包括但不限於:智慧交通系統ITS、一體化交通設計、公共運輸管理、發展和管理等等。 2014 年起,新加坡開始進行面向交通駕駛的公共政策研究,陸路交通管理局(LTA)以駕駛數據為依據,將其運用到交通事故調查和責任索賠當中;同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IDA)表示要將新加坡建設成為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家。近年來,新加坡一直在原有交通管理系統基礎上,大力發展以「智慧國家2025」為主導的智慧交通方案。

新加坡陸路交通部提出對公共照明進行「智能化+LED」升級改造的方案,預備將全國現有的路燈改造成含智能控制系統的智能路燈,其中60 萬個路燈將會在裝備傳感設備的情況下完成城市公共服務的同時進行數據的收集。 新加坡於2015年6月在維壹科技城進行了第一次自動駕駛試驗,隨後又陸續在周邊加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科技公園等5處自動駕駛示範區域,目前新加坡正與排名第二的荷蘭合作制定自動駕駛的國際標準。 2017 年,通過了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許自動駕駛汽車進行公共道路測試。同年11月,在南陽理工大學開設了自動駕駛的測試與研究卓越中心。其中包括公共汽車站、交通燈摩天大樓、灑雨機等等用於模擬現實測試的設施。政府基於這個設施來設置新的公路交通規則,預計在 2019 年初出版。新加坡還宣布,從 2022 年起,在非客流高峰期和按需通勤時,將無人駕駛巴士投入到榜鵝、登加新鎮和裕廊島創新區的通勤運營當中。

國家陸路運輸管理局(LTA)、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和 JTC 共同開發建立的CETRAN智能車測試中心,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個自動駕駛測試中心,其中模擬了真正的城市道路網絡,包括交通路口、公共汽車站和斑馬線等等,同時還可模擬熱帶降雨和洪水等反映新加坡及周邊地區氣候的場景。

此外,新加坡以航海運輸起家,在考慮航運和陸運交接方面,於2020年頒布的「國家AI戰略」提到,會將機器學習、仿真建模等相關AI技術用於貨運的路線和日期部署以及城市規划上,並計劃於2022年建成相關的信息技術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