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楊曉青,任教於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現任山東政法學院新加坡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新加坡社會治理、政治傳播與國家形象構建。
摘要:青年志願服務以其強大的生命力為城市文明發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已經成為現代城市文明進步的基本標誌,很多城市都已經打造出了以城市名稱命名的志願服務公益品牌,成為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也為社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軟保障。新加坡的社會治理和城市文明建設為世界所矚目,其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城市志願者的奉獻。每年的國慶日以及其他一些大型的活動中,新加坡的青年志願者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與新加坡政府對青年志願者發展的重視有著直接的關係,50多年以來,新加坡的青年志願者在制度建設、理念培育以及實踐推動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其成功的經驗甚至發展進程中的教訓對其他國家都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當前我國的青年志願者與城市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可謂是任重而道遠。
[基金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加坡族群多層治理結構研究」(16YJCGJW003)、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國際比較視角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底層設計』研究」(J16YA11)、山東政法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2015年度課題「濟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查與價值觀認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青年志願者; 城市文明; 志願服務; 新加坡; 社會治理
來源:《青年發展論壇》第28卷2017年第4期,第30-38頁。
隨著全球性的城市化進程,城市文明發展也日漸成為城市治理的重要工作課題。在國 家、城市、社區以及個人層面的多層次推動下,我國的城市文明建設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 的成效。其中城市的青年志願服務以其強大的生命力為城市文明發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可以說,「志願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1] 很多城市都已經打造出了以城市名稱命名的志願服務 公益品牌,成為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也為社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軟保障,社會 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很多城市甚至已經形成了「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 [2] 的共識。黨的十九大也明確提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 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 [3] 。」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志願服務的重視。綜觀全球,志願服務 的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將志願服務視作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而其中青年志願者是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
1
青年志願者與現代城市文明發展
人類社會的發展推動了志願者這一重要的現代文明形式,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城市化 進程的不斷加速,以及人類整體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和公共教育的強調與引導,更是提升 了社會公眾對從事志願服務的熱情。由此而發展起來的志願者組織在現代城市文明的進步 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在一個充滿關懷與凝聚力的社會,那些有心要回 饋社會的人扮演核心角色 [4] 。」而青年志願者則是其中最為活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群 體,在不同的國家和社會中,青年志願者群體都已經成為所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推動 力量,既產生於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升的大背景,又反哺社會公眾整體素質的養成與提高。
青年志願者所參與和推動的各項活動對於提升廣大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感,增 強時代責任感、使命感和參與意識,培植和塑造社會凝聚力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 這一過程正是青年社會化的過程,在其中,廣大青年志願者可以通過與受眾群體的良性互 動來增進其在社會實踐方面的閱歷,參與和融入社會發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志 願者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對社會的奉獻和服務意識,推動青年人的全面復合型成 長。所以,可以說青年志願者活動不僅僅是在為社會的公共事務做貢獻,同時也通過志願 活動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
青年志願者組織作為城市中開展志願服務的重要載體,可以利用其公益性、志願性的 特點和較高的組織化水平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提升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而其具有的非 官方的社會化色彩,對於軟性的社會環境構建更有優勢,便於增加社會親和力和凝聚力, 這也使其更容易為社會公眾所接納。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青年志願者組織的存在有力地彌 補了科層制管理體制下「政府失靈」的困境,增強了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參與度。而 在當前進入「去中心」的網絡化治理階段以後,青年志願者作為重要的社會行為體,在城 市文明建設中更加活躍,成為社會治理格局中最具活力的行為體之一。
換言之,現代城市文明的發展離不開青年志願者的積極參與,青年志願者的成長與壯 大也成為城市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符號。事實上,人類社會的進步已經讓志願服務精神 更加深入人心,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盈滿了現代城市發展的不同角落,青年人在城 市的發展中所攜帶的志願服務基因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這種包容、活力 和奉獻的氛圍賦予了現代城市文明建設更多的韌性和張力。就我國的志願服務發展來看,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志願服務工作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成為弘揚和落實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5] 。」可以說,現代城市文明建設已經與蓬勃發展的青年志願服務體系 實現了有效對接,並且已經成為城市文明建設中的重要行為主體之一。
據統計,2016年我國在官方正式註冊的志願者與未註冊志願者合計約1.35億人,占全 國總人口的9.75%。 [6] 這是當前我國志願服務發展成就的一個重要體現,全社會的志願服務 參與熱情已經得到了激發,並在逐漸釋放到公眾的公共服務意識中。不過需要指出的是, 其中很大比例的成員依然是青年志願者,當然這不僅僅是我國的國情,也是世界上大多數 國家的志願服務都面臨的情況,即青年志願者是國家志願服務體系的主體性力量。比如新 加坡的志願者比率在過去的10年中增加了一倍,從17%上升到了35% [7] 。而其中青年志願者 所占的比重最高也是最具活力的,以華社自助理事會為例,該機構有超過2000名活躍的志 願者,30歲以下的成員就將近一半。這與青年人精力充沛、業餘時間充足以及工作熱情高 昂有著密切的關係。
當前,青年志願者對城市文明建設的參與有很多途徑和多種形式,有常規性的活動參與機制也有臨時性的參與需求。比如當前文明城市建設中所倡導的社區文化建設、普法活動、交通協管等等多種事關社會發展的常規性工作中都可見到青年志願者積極參與的身影,而在一些大型的體育賽事、會展活動、國際會議等非常規的活動中也活躍著大量的青年志願者。所以綜合來看,青年志願服務一方面在構建良好的城市人文和社會生態,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進程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另一方面其在國際性會展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又可以作為一張優質的城市名片為城市的品牌建設作出較大貢獻。比如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青年志願者就讓世界看到了北京更加溫情的一面,而新加坡青奧會期間的志願者則把這個被視作是地圖上的「小紅點」的城市國家的活力以更積極的方式呈現給了世界,成為其國家品牌建設的一部分。可以說,通過志願服務來推動城市文明建設已經成為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共識。像新加坡這樣志願服務發展比較成熟的國家的基本經驗也給我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志願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借鑑。

2
新加坡的青年志願者與城市文明發展
新加坡作為一個從第三世界迅速躍升到第一世界的現代化、全球化城市國家,在城市 文明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快速發展的經濟、井然的社會秩序、嚴明的法治體 系、高效的國家治理模式等等不同的領域和層面都在彰顯著這個的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 並逐步塑造出了開放包容、活力高效的新加坡國家品牌形象,建構起了發達的城市文明 體系。在這個文明體系背後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志願服務的發展,這是新加坡自建國以來 就非常重視的工作。新加坡的志願服務涵蓋了從青年到樂齡人士的較大年齡跨度,不同年 齡、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新加坡人在志願服務的架構下有著同一的認同與目標,可以說 「做義工、做奉獻」已經深入到大多數新加坡人的基因,成為他們的一種基本價值取向。
40多年來,新加坡的志願者事務不論是在國家或者政府層面還是在民間或者社會層面都 已經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身處基層的志願者們在服務選區、協調鄰里和扶危濟困等多個 方面作用卓著。具體而言,就是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組織架構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法治 規範體系,也經營出了一個龐大的非官方誌願服務網絡 。與其他國家一樣,新加坡志願群 體中青年志願者也是最活躍的一個群體。該國主管青年事務的主要官方機構有國家青年理事 會(NYC)、人民行動黨青年團(YP)、人民協會青年運動(PAYM)等。這些成立於不同 時期的官方機構是當前管理和協調新加坡青年事務的主要機構,也是推動青年志願服務的重 要平台。他們通過研究和制定新加坡的青年政策,藉助大量的活動和項目以及國際合作等來 提升新加坡青年應對現實挑戰的復合型能力,培養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增強青 年群體對國家的認同感。也正是多領域、多層面的突出表現為新加坡贏得了「優雅國」的美 譽,而作為優雅國吉祥物的「新雅」小獅子其實就是志願者形象的一種表達。
目前,新加坡全國的志願服務人員約占到其總人口的1/4,總人數超過100萬。新加坡 國家福利理事會(NCSS)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目前新加坡在冊的從事社會服務的相關志 願者組織達到了46家 [8] ,其中最大的是1971年成立的人民協會青年運動,這家機構隸屬於人 民協會,依託人協架構下民眾俱樂部(CCs)中的青年執行委員會(YEPs)來發揮作用。 在人員組成方面,人民協會青年運動的成員涵蓋了從12到35歲的青年人,他們中的大部分 都是年輕的基層領導人,負責發起和維繫相關志願活動並保持活動與時俱進的品質,積極 配合基層組織在各自的選區為居民服務 [9] ,工作領域涵蓋了從政治到社會發展甚至每個人生 活的方方面面。每周議員接見選民以及例行性的家訪活動中,熱情而活躍的青年志願者總是其中少不了的一道風景 ;地鐵站、動物救助中心等地方也可以看到志願者的默默付出。
藉助人協的民眾俱樂部(CCs)以及心件網絡(Heart Ware Network)架構下的青年銀行 (Youth Bank)和青年計劃委員會(YPC)等平台可以讓這些志願者活動深入基層,更全面 地帶動青年人強化志願服務的意識和主人翁精神。青年銀行自2006年5月由新加坡前外長楊 榮文啟動以來已經有超過1.4萬名青年人註冊為志願者,完成了約23.3萬個志願服務時長。 [10] 在國家認同建構以及社會和諧方面,新加坡作為一個多元種族社會,青年志願者在多層社 會治理中通過志願服務助力種族和諧、協調族群利益、構建國家認同,成為國家和諧發展 的當事人。2014年7月21日種族和諧日期間,新加坡教育部與種族和諧資源中心合作在全國 發放了4萬個「橙絲帶配套」給小學四年級學生,「以期通過此舉來促進年輕一代對族群和 諧的了解,鼓勵他們從小就以成為族群和諧大使為己任 [11] 。」
在每年國慶日期間,新加坡的志願者組織部門都會招募大量的青年志願者參與到活動 的組織、安保以及相關服務中來。2015年新加坡金禧國慶(SG50)籌備期間自2014年9月 份就開始招募青年志願者,而2018年國慶53周年的志願者招募活動也從3月就開始在線報名 了。這些志願者的組織活動由心件 的青年計劃委員會(YPC)來組織。金禧國慶期間舉行 的「歡慶青春」活動通過體育、制服表演、行為藝術等活動來展示和慶祝過往50年新加坡 青年人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有超過3700名青少年學生參加了這場慶典,並有大量志 願者參與了活動的籌備和慶典期間的服務活動 [12] ,成為新加坡城市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 記憶。
通過幾十年的努力,新加坡的志願服務早已經成為這個被譽為國際花園城市的一道亮 麗風景,也成為新加坡國家品牌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新加坡的青年志願服務已 經涵蓋了社會治理的多個領域,涉及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諸如環保、關愛老人和孤兒 以及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促進種族和諧、動物保護以及大型賽事、會展、慶典和節慶日 等群體性活動中都可以見到志願者忙碌的身影。在具體的志願服務體系建設中,新加坡主 要從制度建設、理念引領、多元互動等多個方面支持和推動志願服務體系的發展。
首先,加強志願服務的法治化建設,明確志願服務的社會定位,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 的志願服務制度體系,使志願服務實現了「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目前而言,新加坡的 志願服務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志願者招募、管理以及活動的組織策劃等多個方面形成了較 為系統的管理機制。國家福利理事會法令等相關法律文本對志願服務都做了較為詳細的界 定。比如對希望加入志願服務的申請者的個人背景、服務意向以及可能提供服務的時間保 障等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當前志願者的招募單位既有官方的人民協會、國家福利理事會、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等,也有非官方的各個族群的自助理事會以及相關領 域的社團機構等等。此外,新加坡還通過「太平紳士」 這一榮譽來激勵志願者的服務精 神,這是在國家層面對專業、公共或者社會領域有顯著貢獻人士的認可,其中很重要的個衡量指標就是志願服務。
其次,注重志願服務理念的培養和傳播,在政府、社會以及公眾個體的共同努力下, 志願服務已經成為新加坡全社會的共識和國民的自覺行為,系統的志願服務工作體系已經 形成。關於志願服務的海報或者宣傳畫面在這個國家隨處可見,不論是在街道兩邊的宣傳 欄還是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工具的車廂內,以及組屋樓下和食閣內都可以見到這些充滿 愛與溫馨的畫面。在2015年新加坡50年金禧國慶期間,新加坡政府推動涵蓋了老年人、在 職工作人員和青年學生的志願服務代際協作,通過志願服務強化國家認同建設和社會凝聚 力 [13] 。目前,這已經成為新加坡城市文明建設的一種常態,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領 域和區域的新加坡青年人,甚至包括不同國籍的在新加坡學習、工作和居住的青年人都在 志願服務的架構下為這個城市國家的社會發展以及文明進步在貢獻著積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