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近年來,為了完成「2030年人口小目標」690萬的KPI指標,新加坡政府拼了老命,出台各種生育福利、軟硬兼施為提高本國生育率,但事實是,本地結婚率和生育率卻還是非常非常的低迷,整體生育率去年更是進一步跌到了1.14,不僅遠遠低於國際水平,而且自我超越創了個新低,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要把人口搞上去,靠國民自己生恐怕是涼涼~

1.14代表著育齡婦女每人平均生育了1.14個孩子,然而這遠遠達不到自然替代率2.1,也就是維持代際更替的基本條件。


滿大街催生廣告也不管用

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美銀美林也發布報告表示:新加坡如果想要取得2.5%的經濟增長,就必須採納開放的移民政策,在2030年將人口推高到630萬至670萬 ,而且,創造了新加坡組屋奇蹟的花園城市總設計師劉太格也說過:新加坡應該以1000萬人口做規劃!

為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新加坡政府只好放寬外勞政策。效果也很明顯,前兩年那都是負增長的外勞數據今年呈現復甦顯著,2019年《新加坡人口簡報》剛剛公布的官方統計數字顯示,新加坡人口增長了1.2%,到6月份達到了570萬,這主要是外籍勞工人數增加所導致,被網友戲言「人口靠移民來撐」。

近十年新加坡外來人口數據
要知道,新加坡之前的外勞政策收緊,想請個SP和WP真不容易,很多僱主叫苦不迭。如今政策放鬆,對僱主和有移民想法的外籍人士來說都是好消息!
不久之前,人力部長莉明公開喊話:新加坡還有6萬個崗位在招人,趕緊來應聘!

總理辦公室在發布報告時毫不避諱的說:新加坡每年授予15,000至25,000個新公民身份(現在還遠沒有達到上限),「移民有助於減輕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對新加坡的影響,防止人口長期萎縮。」
今年年初,新加坡准總理王瑞傑在南大對話學生的論壇上,就公開表示:新加坡會朝著人口白皮書690萬人口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為彌補生育和勞動力缺口,至少還需要100萬新移民!
從1911年至今,新加坡各民族比例基本維持不變,華人人口占新加坡人口比例72.4%,十分穩定。 許振義《布衣南渡》一書認為,新加坡三大主要種族中,華人人口最多但生育率最低。為了保證新加坡人口結構維持自1911年來的「黃金比例」,政府引入的新移民以華人為大多數。劃重點了:新加坡更歡迎華人的到來!
剛剛發布的人口白皮書印證,去年6月到今年6月,非居民人口目前接近168萬,年比增長2%,增加了3.3萬人,工作準證增幅最大。服務業、建築業的復甦,讓新加坡聘用了更多的外國人。

未來,最缺人的10個職位是:教育培訓人才、IT開發人員、系統分析員、營銷專員、管理人員、商業發展經理、運營人員、金融投資顧問、銷售市場經理、土木工程師。
那麼誰最容易獲批呢?
之前,人力部部長表示基本上主要考量因素就是那麼幾個:
i.申請者的年齡(越年輕越好,說明你有更多時間為新加坡經濟做貢獻)
ii.家庭背景(有新加坡常駐親屬加分,說明你的穩定係數較高)
iii.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具體呢?政府並沒有具體的表明標準,不過新加坡政府也放話了,他們說這些人有優勢:
i.能融入本地社會(新加坡很看重你的主觀意願性)
ii.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iii.對於新加坡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社會規範有認同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