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知道嗎,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的四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美好的綠色世界。新加坡綠化的成功應得益於他們多年來所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道路兩旁樹木成蔭,街頭到處是小花園、小草坪,花香草綠,空氣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認為「花園城市國家」。
根據新加坡本地房產諮詢公司戴玉祥產業(Edmund Tie)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強有力的政府支持和「綠色融資」的增加使新加坡的綠色房地產趨勢日益增長,但房地產行業有必要享有綠色房地的價值。
報告中指出,考慮到新加坡的城市建設的密度極高,正確地將綠色植物植物作為建築物環境的一部分,將來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垂直綠化元素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10%-20%,來改善新加坡城市空氣品質,也可以幫助建設交通噪音污染。

新加坡也很容易出現「城市熱島效應」(熱島效應是由於人們改變城市地表而產生的小氣候變化的綜合現象,年平均氣溫會高於市郊1攝氏度甚至更高),因此增加城市綠化也可以有效地緩解氣溫升高現象。
戴玉祥產業資深的分析人士指出,鬱鬱蔥蔥的環境不僅僅對人民的健康有益,也為每一個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們打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未來的城市規劃中,綠色建築/住宅可能會成為一個關鍵的方向。
新加坡政府已經採用了綠色措施,並且鼓勵開發商將環保功能融入在新開發的項目中,例如增加綠地等。市建局的城市空間和高樓綠化計劃鼓勵在高層建築中加入綠化的元素。
例如,去年四月,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星耀樟宜,它擁有228194平方英尺的室內花園景觀,它也是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室內瀑布,和2000多棵樹和10多種灌木。

另外一個在濱海灣地區的濱海盛景(Marina One)的新寫字樓引進了綠色牆壁和其他綠色特點,隨著增加了辦公空間的吸引力,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可以肯定的是,新加坡正在實現在2030年之前將城市80%的綠色化,這一目標在2017年綠色建築總規劃中提出。此外,2015年可持續新加坡藍圖的目標是在2030年增加多達200公頃的摩天大樓綠色植物帶。新加坡政府一直在付諸於行動,很多國家都在模仿,但卻從沒被超越。
(部分數據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