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華人占多數的國家 來自廣東 福建 海南省份

2020年03月01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並持有新加坡公民權或居留權的中華民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將近280萬華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占多數的國家。新加坡早期的貿易和作為商業中心的發展見證了殖民地內龐大的華人社群的成長。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粵語、閩南語、潮州話、瓊語、客家語 丶福州話群體,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新加坡華人是指出生在或者移民到新加坡、並持有新加坡公民權或居留權的中華民族人士,也稱"新加坡華裔"或"華裔新加坡人"。於2010年,新加坡共有將近280萬個華人。華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中的74.1%,即4個新加坡人就有3個是華人,是新加坡人口當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共和國在世界上是除了中國之外,第二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新加坡的海峽華人(峇峇娘惹)是中國明朝後裔與當地馬來族通婚後形成的特殊社群,擁有著融合中華文化與馬來族文化的峇峇娘惹文化。海峽華人在整體新加坡華人當中占的比例非常小,而這個族群有被主流華人同化的趨勢。

新加坡是馬六甲海峽邊的島國,1965年被迫獨立建國,身處幾億馬來人腹地之中,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天然安全警覺高騰,為此新加坡正視族群的問題,政府實行種族平等政策,維護民族團結與互助精神。新加坡今天所享有的種族和諧,是世界上的一個小奇蹟,因此新加坡華人極為珍惜和儘可能鞏固這個奇蹟,並不視之為理所當然。只要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的國民,大家一視同仁,不管是馬來、印度人還是華人,一律稱呼對方為"新加坡人",在族群或者種族認同方面,華裔稱呼自己為"華人"。

新加坡政府把每年的7月21日定為"種族和諧日",提醒新加坡人應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團結一致,為新加坡做出貢獻。在種族和諧日當天,老師會向學生說明新加坡曾有種族衝突的那段痛苦歷史,並提到全球恐怖主義盛行,都是起因於種族未能和諧的結果,以至於造成人類社會的撕裂與創傷,讓學生能明瞭種族和諧的重要性。如今新加坡的華人和另外三個族群(印族、馬來族及歐亞族)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新加坡作為一個多文化族群的國家,在社會平等、種族融合、以及宗教信仰、飲食、服飾等方面,形成了與眾不同、包羅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可以說早年下南洋的華人在赤道小島上找到了一片凈土安居樂業。

十九世紀開始,由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人民飽受戰爭、饑荒與貧窮之苦,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部分中國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只好決定飄洋過海到"石叻"(新加坡)來尋找新生機。當新加坡港口全面開放後,大批的中國貿易商船如約而至。許多生活在中國的人民也紛紛來到新加坡,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到了1821年前後,新加坡的華人已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為新加坡貿易商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們將中國的絲綢、錦緞和茶葉運到新加坡,銷售給歐洲的私營商人,然後將來自印度的商品帶回中國。新加坡河上的駁船碼頭和中國城(牛車水)已成為東南亞商船貿易活動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貿易集散地。

在新加坡,閩南人一般統稱為"新加坡福建人",構成了新加坡華人當中的41%,是新加坡華人社區當中最大的群體。新加坡福建人多數源自於福建省南部,主要是廈門、泉州、漳州及其他閩南語區各鄉鎮(包括:同安、南安、安溪、惠安、永春、龍海、晉江)。他們所講的方言是新加坡福建話 (在新加坡稱為"福建話"),偏泉州音。在語言溝通方面,閩南話跟潮州話能夠達到50.4%的互通,但卻很難跟瓊語進行溝通。

在1979年推行講華語(即漢語普通話)運動之前,新加坡福建話曾是新加坡華人的共同語音,也是其他種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跟華人溝通的語言。早期的閩南先民大多落腳於廈門街和直落亞逸街,逐漸形成了圍繞於天福宮(Thian Hock Keng Temple) 的區塊。他們隨後又成立了宗鄉會館如新加坡福建會館,並且把區塊展延至福建街和中國街一帶。

新加坡福建人在早期新加坡河一帶的貿易活動當中是最活躍的。由於他們來自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並且從事海上貿易,大多有信奉媽祖之習俗。除此之外,他們也信奉其他中國民間之神明如九王爺、玉皇大帝等。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人所說的"福建人",其實指的是"閩南人",而不包括在福建省境內其的他籍貫;也就是說[福建人]並沒有包括在"閩南地區"以外的福建人士。一般來說,在新加坡不被稱為"福建人"的包括福州人、福清人、莆田人、仙遊人、寧德人以及閩西的客家人。當時不採用"閩南人"而使用"福建人"來特指廈門、漳州以及泉州移民的原因有兩個:

當時"閩南話"只是一個語言學概念,所以除了專家學者以外,其餘來自廈漳泉三地的百姓並沒有閩南這個概念,更不會把自己稱為閩南人或把自己的方言稱為閩南話。

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國初年的移民浪潮中,來自廈漳泉三地的移民遠遠超過福建省其他地區的移民。這三地的移民到新加坡紮根之後,因為溝通需要,這三地原本就很接近的方言被混在一起使用,漸漸地形成新加坡福建話,簡稱福建話。來自福州和莆田等地的移民占少數,他們當時為了溝通需要,也得捨棄使用自己的閩東話和莆仙話而改用屬於閩南語系的新加坡福建話。新加坡的福州人和莆田人通常都會很明確的說自己是"福州人""興化人",不會說自己是"福建人",因為"福建人"這個稱謂早已被"閩南人"所使用。

潮州人構成了新加坡華人當中的21%,是在新加坡華人社區當中的第二大群體。新加坡潮州人多數源自於廣東省潮汕地區,包括了潮州、汕頭、揭陽等。潮州人所講的方言是潮州話,跟閩南話能夠達到50.4%的互通。如同海南人一樣,潮州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福建南方地區(閩南)。由於閩南地區人口過度膨脹,加上饑荒等問題,他們因而遷徙到了潮汕地區。雖然潮州人和閩南人在方言及文化上有所相似,他們仍會將各自區分開來。

19世紀期間,潮州人曾是新加坡最大的方言群體。然而,閩南人大量的湧入導致了閩南人在人口上超越了潮州人,尤其以新加坡南部最為顯著。柔佛海峽岸邊曾是的潮州人主要的居住地,直到1980年代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 實施搬遷計劃之後,這裡才有所變化。19世紀及20世紀初,大多數的潮州人都居住在牛車水(Chinatown) 或新加坡河畔一帶。早期的潮州人都從事工商業,包括捕魚業。傳統牛車水的商店或商行主要由潮州人經營,包括沙球勞路和橋南路一帶的商店。後來,其他潮州商人也陸續設立賭館或在新加坡森林,新加坡北部和柔佛開設胡椒園。

19世紀時期,他們先後得到柔佛蘇丹的批准設立這些種植園。其後,有更多的潮州人也加入種植業的行列,形成所謂的"江厝"制度。在潮汕方言中,"江"的意思是河流,而"厝"的意思是房子。在這種制度下,"厝"是指種植園首個負責人姓氏的名稱。"江厝制度"後來演變成今日新加坡的許多地名如蔡厝港、林厝港和楊厝港。這些地名在市區重建之前都曾是種植園。早期的華人大多都成立宗鄉會館及方言會社。這些會館或公司扮演著工會的角色,替目不識丁的華工處理許多和殖民政府或僱主交涉的事宜。其中最為重要的潮州公司之一是1845年成立至今的義安公司。

新加坡的潮州人所使用的方言是新加坡潮州話,在本地簡稱為潮州話。這種潮州話因為長期受到新加坡的主要方言閩南語所影響,已經和潮汕地區所操的潮汕話有著一定的差別,主要的差別在於它帶有比較濃厚的閩南音,也摻雜了很多廈門話的詞彙。與此同時,新加坡閩南人所操的新加坡福建話也有被潮州話影響的跡象,形成一種略帶潮州音的閩南話。新加坡海峽時報曾報道過現今的後港是個潮州人主要的聚居點。這裡也是新加坡反對黨工人黨,饒欣龍管理的單選區。

粵海清廟,始建於1826年,最初由潮州籍人士合資創建。潮州人早期建廟的目的是為維繫南來謀生的潮州同鄉之間的關係 ,保佑那些南來北歸的航海者能安然抵達目的地,也為自身以及家人祈求平安。粵海清廟初建時只是一間簡陋的亞答屋,四周空曠,廟前是一片大海。1845年,潮州籍人成立義安公司,該廟便歸義安公司所管理。

1852年至1855年間,進行擴建工程。1896年又進行全面重建,該廟也由一間亞答小廟,變成水泥屋瓦,雕樑畫棟,香火旺盛的大廟。至今粵海清廟還保存著清朝光緒皇帝御賜粵海清廟的親筆墨寶"曙海祥雲",巨型的"曙海祥雲"扁額高掛大堂,可見早在百年前,這間古廟已名揚海外。 經修復後的粵海清廟,煥然一新,依然保留古色古香的樣子,左右兩座相連的祠廟,所有的神像、扁額、雕塑與一切布置仍保留原狀。 經歷了將近180年的變遷,該廟已發展成今天新加坡著名廟宇之一,1996年6月28日粵海清廟成為受保護的國家古蹟,屬旅遊景點。

華人初到僑居地時雜居於牛車水一代。基於相同地緣,漢語方言及血緣的凝聚力和認同感,華人形成了五大幫群:福建幫,潮州幫,廣東幫,客家幫,海南幫。在英國殖民時期,殖民政府基本上採用的是以華治華的手段,指定了一些華人的領袖來管理華社。所以,華社是屬於一個半自治的狀況。他們組織的方式是通過一些民間組織來互相照顧自己,例如處理同伴的喪事。

華人慢慢地由僑居轉向了定居,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隨著國民意識與認同感的加深,會館也慢慢地走向了衰退,而這些會館的組織功能也逐漸被政府取代。

現今的會館雖不如以前來的重要,但仍然扮演著傳承中華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讓年輕的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及加深文化認同。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