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已成人瑞國,怎麼搞的

2019年08月21日   •   4萬次閱讀

清潔工在小販中心收碗碟。(聯合早報)

幾何時,新加坡已超越日本,成為地球上人口最長壽的國家!

幾周前出爐的「出生時預期壽命」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有一半的人預期會活過85歲。過去十年里,100歲或以上的新加坡人從500人增加到1300人。

日前去世的我國著名藝人白言正是享足百歲生命,他一生活得精彩,曾在舞台和電視上為兩三代新加坡人帶來不少歡樂。不久前,一些藝人還為他祝壽。

白言今年的壽宴上,籌委會為白言準備了寫著「白言叔百歲吉祥」 的大蛋糕和壽桃。(檔案照)

今時今日,80歲老人家滿街跑,在地鐵上,年輕人還不大甘願讓位給年長者。

李顯龍總理在今年度國慶群眾大會演說給國人帶來這個「世界第一」的消息,乍聽之下,這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但祥子定過神之後,最先想到的是難道新加坡也將變成另一個日本,由於平均壽命長,孤獨死的老人每年增加,老人因活得太長命,跟下一代的關係反而變得疏離,老人失智也越來越普遍。下一代對老人的日常生活不聞不問構成日本的嚴重社會問題。

常有中國朋友問祥子,為何新加坡到處見到老人在小販中心和食閣里收碗盤,或是做衛生工作,不少人已經老到直不起身來。他們說,相比之下,中國的老人幸福得多了,公園裡見到的是老人在晨運、跳廣場舞、耍武功、吊嗓子、下棋,還有打麻將的,生活自在,坐公車或到景點遊覽都是免費。

新加坡老人會嚮往中國老人家有空跳廣場舞嗎?(網際網路)

祥子常到中國旅遊,也感覺中國城市裡的老人才稱得上「樂齡」。所以,對於朋友的問題我也只能說,如果收碗盤的都是本地年輕人乾的活,問題就更大。

生育率降低,人口老化、壽命更長,以致「不小心」成了「人瑞國」,這是怎麼搞的?是否意味著今後一些骯髒活的人力供應更加充足?

要助年長員工「繼續有效率的工作」,公積金政策的配合不可或缺。政府終於提出一套新的政策,未來10年,年長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會繼續提高,目前的62歲退休年齡在2022年時提高至63歲,2030年退休年齡則是65歲。重新受僱的年齡也相應提高,2022年從67歲提高至68歲,2030年時是70歲。人力部成立的勞資政工作小組,已向政府提呈了22項建議,其中的亮點是,以2030年為目標,55歲至60歲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與更年輕的員工劃一為37%。

公積金是新加坡人的生命索,成家立業、屋子、個人保健、養老都靠它。公積金政策因此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多年前,一份延長提取退休提款年齡的報告書,一提出來就引來滿城風雨,很快就被民怨民憤釘死在牆上。

最近,網絡上流傳政府「偷偷延遲公積金提款年限」的謠言,雖經過當局的闢謠,還是有人「順手」轉發謠言。難怪總理在群眾大會上總結公積金政策改革的時候慎重地提醒:

「我們並沒有改變公積金存款提取政策或提取年齡!

他還怕現場聽眾沒聽清楚,隨即重複一次,且半開玩笑的說:

「如果你聽到有人告訴你不一樣的信息,請別理會對方。如果朋友通過WhatsApp轉發給你類似簡訊,請刪除它並告訴你的朋友,不要轉發給更多朋友以免混淆其他人,因為這是假新聞。POFMA(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控法令)會抓你!」

祥子肯定,總理最後一句話不是開玩笑的,儘管他說的時候是臉帶笑容。政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年的輿論風波成為政府長久的夢魘。

總理並沒有告訴我們社會中那些活到90歲或100歲以上的資深人士和人瑞的最後10年是怎麼過的,有多少長壽者在人生最後一段路上繼續享受生命的餘暉和家庭的溫暖?

年老員工多發幾年熱,在65歲之後繼續利用剩餘價值多掙些「棺材本」,讓晚年過得有尊嚴、有意義,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要活得健康。

在2017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說中,李總理向糖尿病宣戰,他說,60歲以上的國人每三個人當中便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他奉勸國人調整生活方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運動、多喝水、少喝汽水。總理把一年一度最重要演講場合當作「健康講座」,引來一些揶揄和嘲笑,但社會上卻因此掀起一陣怕死之風,小販中心紛紛推出「少鹽少糖」的菜單,以配合國策。健康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健康工程,飲食文化的發展趨勢也是值得注意。

提供少糖等更健康的飲料。(聯合晚報)

長壽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概念。地球上有不少長壽村,人們生活簡單,飲食偏向自然,就因為醫療條件差,沒有動不動就吃藥,多活動,少壓力,是他們的長壽秘訣,如在中國貴州境內便有這樣的一個長壽村。而現代化國家和城市人口的長壽基本上是靠醫療發達,衛生條件好,重病要死也不容易。城市生活壓力大,往往抵消了現代文明帶來的有利健康因素。

新加坡的長壽秘訣,可能成為國際上有興趣研究的個案。一般人一天三餐在小販中心或是咖啡店解決,美食多,花樣巧,作為新加坡人,要吃得健康,得有很大的定力和意志力。儘管醫療保健體系先進,但人們時時刻刻講競爭,講KPI,拼事業,拼物質享受,一面吐槽生活壓力大,一面給自己添加壓力。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還成為世界之最,的確是一項奇蹟。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