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傑出學前母語教師獎」獲獎者有一半是華文教師
新加坡幼兒華文教師倪學靜獲頒「傑出學前母語教師獎」。
據悉,2019年共有六名教師獲得該獎項,
其中三人是華文教師。
作為幼兒華文教師,倪學靜有超過10年教學經驗。
她認為,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學華語的環境,
教師得先跟孩子建立好關係,
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用華語與教師交談。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說英語時,我就用華語重複一遍他想表達的,
在重複的過程中,讓孩子多聽多學如何表達。」倪學靜說。
據倪學靜說,她剛從中國到新加坡教學時,
覺得挑戰比較大,因為新加坡華裔孩子的華語詞彙量比較有限,
給孩子講故事時,他們不太容易理解。
因此,她會一邊畫圖,一邊講故事,讓孩子了解詞語的運用。
比如,她曾向學生講《蝸牛的家》這個故事,
也讓孩子讀這本故事書。

(圖片來源網絡)
「後來,一名母親在家長手冊留言告訴我,
孩子回家後把故事很完整、很有感情地講了一遍,
而這名母親沒有料到孩子有這樣的能力,
我聽了後覺得很有滿足感。」
倪學靜說,「所以,華語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
可能孩子不能馬上給你成績,但不久的將來是會體現出來的。」

(圖片來源網絡)
倪學靜表示,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應該與教師一起共同營造使用華語的環境。
一些家長曾向她反映,孩子認識的詞彙與成語越來越多,
自己也與孩子一同學習,這點讓她感到十分欣慰。
華語教學中,文化教育也很重要,所以倪學靜也會營造機會,
讓孩子接觸中國傳統文化與經典故事。
例如在教《西遊記》時,她就會製作人偶,以皮影戲的方式給孩子講故事。
「能參與皮影戲,孩子們都很興奮,也很自然地使用華語,不會感到有壓力。」
倪學靜曾為《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書製作教具,並獲頒學前華文教具比賽的亞軍。
據了解,「傑出學前母語教師獎」由各大推廣母語學習委員會聯合頒發。
2019年,主辦方共收到115份提名,最終有六名教師獲獎,另有七人獲頒優異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