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不顧一切地按摩太陽穴,
試圖擺脫頭痛的困擾,
卻發現效果不錯?
這就是中醫里按摩穴位的重要性。
與此類似,針對兒童的傳統中醫推拿療法「兒科推拿」(paediatric tuina)也越來越受到新加坡家長們的歡迎,他們正在試圖尋找一些方法來幫助管理和預防一些常見的兒童疾病,而這些疾病並不需要涉及口服藥物或針灸的刺痛感。
新加坡育國中醫診療所的醫師表示,兒科推拿因為既無痛苦,又不用打針,也不需要吃藥,因此較受新加坡嬰兒和幼童家長歡迎。


兒科推拿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用手指對孩童體表一些穴位進行推拿,以達到預防、輔助治療兒科疾病以及康復和兒童保健的目的。
根據中國本土中藥公司余仁生(Eu Yan Sang)的數據,自2014年以來,兒童患者數量增長了逾100%。而兒科推拿被認為是一種全天然、安全、溫和和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並且簡單易操作,甚至任何學會如何正確使用它的人都可以在家進行。
什麼是兒科推拿?
兒科推拿(paediatric tuina)是一種結合按摩、穴位按壓等手法,刺激各種針對兒童的穴位,治療和預防疾病。通過對兒童進行按摩刺激這些穴位,醫生可以調節器官功能,治療和預防疾病。
對6個月至7歲的兒童最有效,一般來說,兒童越小,治療效果越好。
兒科推拿能治什麼病?
兒科推拿可以減輕急性症狀,如咳嗽和發燒,對於慢性疾病,推拿有助於改善他們的狀況。
這些症狀包括各種腸胃問題、呼吸問題,以及諸如磨牙、睡眠不寧、尿床等問題。它還可以幫助預防流感。

在給兒童進行兒科推拿前,醫生首先收集孩子的病史和症狀信息,檢查他們的舌苔和脈搏,然後做出診斷。
根據患兒的病情、年齡、健康狀況、症狀和配合情況,治療持續10至20分鐘。按摩將在頭部和面部、腹部、背部以及上下肢的穴位上進行。
建議孩子每周來一兩次,但像流感、發燒和腹瀉這樣的急性疾病可能需要每天一到兩次治療。
由於中醫是一種整體治療方法,兒童對治療的反應可能會因年齡、營養水平、現有的醫療條件等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幾個療程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而另一些人則需要更多。
它的好處和副作用是什麼?
兒科推拿是一種無痛、安全、溫和的治療方法,沒有副作用,很容易被兒童接受。
它的好處包括強身健體、改善功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通過協調身體內部系統、改善氣血流動來治療疾病。
對於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或經常易患病的兒童,推拿可以幫助提高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並幫助他們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些好奇了,推拿是中醫里用以保健和治療的方法,新加坡也有嗎?答案是肯定的!

新加坡現有中醫醫療機構30餘所,另有中藥店千餘家,藥店內常設坐堂醫診室。
隨著中醫藥的普及應用與現代醫療市場形勢的變化,新加坡中醫界也重視了中醫藥的研究和發展。60年代以來,新加坡便已經在一些中醫院內設立研究機構,隸屬於醫院或中醫師公會。
中醫師公會
中醫師公會,1946年10月由吳瑞甫等人創立,是新加坡最早、最權威的純中醫組織。中醫師公會的成立標誌著新加坡中醫事業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它在醫、教、研工作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作為中醫管理的支柱和依靠。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創立於1946年,至今已走過51年的歷程,已從最初的近百名會員現已發展到一千多名會員。
在華人比例占70%以上的新加坡,絕大多數國民崇羨和信賴中醫藥。對在全國中醫藥界有「中流砥柱」之譽的中醫師公會有口皆碑。
這是他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堅持懸壺濟世,服務社群而嬴得的聲譽。他們弘揚中醫藥文化,積極宣傳中醫藥,發展中醫藥事業,熱心為民眾義診,並且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壯大中醫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