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素質」遭質疑,共享雨傘成城市「遮羞布」...
印象中,新加坡一直自認為聞名程度非常的高...
之前有很多的國內網友留言...新加坡的素質是建立在苛刻的處罰上來的,平常被管的拘束,一旦發生就管不到的地方...也許就成了情緒發泄的渠道...
比如,新加坡曾認為小紅點是東南亞最適合推廣共享單車的國家...因為文明素質特別高...
結果,共享單車的下場都知道...



(圖:來源自網絡)
就連新加坡本地的網友都大罵...損壞共享單車,更」損「到人格...
而共享經濟已經在悄然間成為新加坡「素質」的試金石...
現在共享單車幾乎已經在新加坡淪陷...
而共享雨傘則成了新加坡這座美麗城市的額「遮羞布」...
雨傘架不見雨傘,凹槽只有紙袋、飲料瓶、破傘等...
在三巴旺、哥本峇魯、武吉巴督東和淡濱尼西等社區過去兩年,相繼推出共享雨傘計劃...
而現在,空蕩蕩的共享雨傘架形同虛設...
大多數共享雨傘架擺放在通往組屋區的人行道,居民僅需「拿取、使用、歸還」。
飲料瓶、垃圾袋、傳單、紙巾盒和損壞的雨傘把手...成了主角...



(圖:來源自網絡)
雨傘架變垃圾槽,不少公眾將垃圾隨手丟棄,這兒很可能成為蚊蟲滋生的場所...
雖然共享雨傘計劃的初衷很好,但由於一些居民沒有遵守「用完歸還」的準則,導致計劃無法繼續。
...
新加坡的共享雨傘已經輪流為「垃圾桶」...
共享經濟在新加坡還要推行嗎?
「素質」還經得起檢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