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駐新加坡大使肯特·哈斯泰特 (Kent Härstedt) 表示,瑞典 200 多年來一直享有和平,但烏克蘭的戰爭震驚了這個北歐國家,開始重新評估其長期安全。
在最近接受雅虎新聞新加坡採訪時,Härstedt 表示,烏克蘭衝突動搖了瑞典人對歐洲地緣政治未來的信心。因此,根據 Härstedt 的說法,絕大多數瑞典人支持他們的國家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人們擔心安全和福祉,所以我認為(烏克蘭衝突)改變了人們的心態,讓他們擔心戰爭與和平,」這位 57 歲的外交官補充說。

瑞典上一次開戰是在 1814 年鄰國挪威宣布獨立後。兩國隨後進行了短暫的戰爭,並於 1814 年 8 月 14 日簽署了停火協議,為瑞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長期和平。
Härstedt 表示,自 2 月 24 日(俄羅斯開始全面入侵其鄰國)以來,烏克蘭的事態發展受到了「震驚和極大遺憾」,並因歐洲安全環境的長期惡化而激怒了瑞典政黨。誰曾擔任瑞典議會議員和外交事務和國防委員會的成員大約二十年。
據大使稱,瑞典八個政黨中有六個表示支持加入北約,而瑞典議會委員會則提交了一份關於北歐國家應如何應對烏克蘭戰爭的報告。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另一件事是芬蘭決定申請加入北約。這也對我們產生了影響,」Härstedt 說。
芬蘭和瑞典於5月18日提出的加入北約的申請正在等待批准,必須得到北約30個成員國的一致同意,北歐國家才能加入該聯盟。
在新加坡雅虎新聞的單獨採訪中,芬蘭駐新加坡大使安蒂·萬斯卡也表示俄羅斯「公然」入侵烏克蘭對他的國家的安全評估造成了「非常深刻的變化」,並助長了其加入北約的願望。
當被問及瑞典將為聯盟帶來什麼時,Härstedt 指出,該國是現代和民主的,並且擁有技術驅動的徵兵制度,部署的軍事人員比過去少。
瑞典在 2010 年廢除徵兵制度之前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它在 2017 年重新啟動徵兵制度,以應對新出現的國家安全威脅。
在近年來的平行發展中,瑞典放棄了從 1814 年到 2009 年生效的中立政策,並與一些歐盟和其他北歐國家簽署了各種防務條約。

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遭到土耳其的反對,土耳其指責他們窩藏其聲稱是「恐怖分子」的個人,包括來自庫爾德工人黨 (PKK) 的人。
Härstedt 表示,斯德哥爾摩和安卡拉正在就這個問題進行對話,並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但他希望局勢能儘快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俄羅斯一直在發出關於瑞典和芬蘭可能加入北約的混合信號。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似乎已經軟化了他對這個問題的反對,但上個月警告說,「將軍事基礎設施擴展到該地區肯定會引起我們的反應」。
當被問及俄羅斯的矛盾立場時,Härstedt 說:「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會做出最適合我們國家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集體安全保障對我們很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