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房地產今年首季交易額下滑11.6%

由於我國製造業表現疲軟,今年首季工業房地產總交易額下降11.6%,報7億9940萬元。
萊坊工業物業房地產部董事哈利克(Norishikin Khalik)在一份報告中說,受製造業不景氣影響,尤其是電子業和生物醫藥製造業下滑,今年第一季本地工業房地產需求下降。
儘管如此,本地仍有幾筆大型交易,合發(Cycle & Carriage)以3億3300萬元將四處工業房地產出售給英國保誠集團旗下子公司房地產資金管理M&G Real Estate。另外,J』Forte Building也以9880萬元價格,將位於大成街26號的工業物業出售給寶德工業基金(Boustead Industrial Fund)。
根據截至3月底的買賣禁令(caveats)數據,約有97.3%的房產交易額不超過1000萬元。
在全部工業房地產交易中,多用戶工廠的交易量達230個單位,平均交易尺價為506元;單用戶工廠和倉庫的交易量分別為17個和15個單位,前者平均交易尺價為230元,後者達381元。
另一方面,工業房地產租賃步伐也有所放緩,但租金略有上漲。
多用戶工廠租金的中位數尺價增長4.7%,達每平方英尺2.01元。不過,租賃單位比去年第四季下降1.5%至1548個租戶。
| 商業園區租賃表現最好
在租賃單位漲幅中,商業園區表現最好,租賃量比上季增加66.7%。交易的70個單位中,大多數位於市區。中位數租賃尺價上漲1.4%至每平方英尺4.22元,其中部分租賃來自生命科學行業。
報告還指出,本地去年固定資產投資(FAI)承諾達225億元,比前年增長90%,創歷史新高。其中,77.2%的投資用於製造業。
哈利克說:「儘管接下來一年本地製造業的前景黯淡,但業界對先進位造業的投資依然強勁,一旦商業環境好轉,這將成為工業部門的催化劑。」
展望未來,萊坊預計,雖然商業環境疲軟,但市場對工業和物流房產的需求將保持穩定。今年大多數工業地產的租金將保持1%至3%的增長。對於供應緊張的優質物流房產,租金增幅有望超過3%至5%。
此外,隨著中國邊境重新開放,當地公司可能會尋找境外生產地以減輕地緣政治風險。我國對於打算在這區域設立總部和生產設施的公司具有一定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