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李顯龍總理新年獻詞(中英文)

2022年01月02日   •   1萬次閱讀

Happy New Year

2022

新年獻詞

12月3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新年獻詞,新年伊始,全球與冠病的鬥爭還未結束。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出現,為疫情增添了新的變數,所幸比起兩年前,新加坡的抗疫能力已增強許多。

李顯龍總理新年獻詞(華文)

2021年12月31日

展望未來

轉眼間,我們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已經有兩年了。在這場漫長且艱辛的戰役中,政府曾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和生計,被迫採取嚴厲的防疫措施。這包括自建國以來首次關閉邊境,以及動用大量儲備金,扶持受影響的員工和商家。我們也不斷創新和變通,迅速適應了新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

正因為此,我國才確保了醫療體系的有效運作,避免付出巨大的生命代價。政府的多個預算案保住了國人的工作,同時讓受創的經濟逐漸復甦。新加坡人也攜手同心,不畏困難,在崎嶇的抗疫道路上堅毅向前。許多人的付出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職責範圍。尤其是我們的前線和醫療人員,更是日以繼夜、爭分奪秒與病毒對抗。還有不少商家和無名英雄也挺身而出,為保護大家的安全和維持國家的運作盡一份力,在逆境中展現了勇氣和奉獻社會的精神。

在過去的一年,本地體壇也屢傳捷報,振奮人心。出征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我國健兒,讓小紅點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他們包括在東京殘奧會奪下兩面金牌的泳將葉品秀,以及在國際賽事中奪冠的撞球選手葉浚惟和保齡球選手黃琳芷。在我們即將告別2021年之際,雄獅隊也在鈴木杯東協足球錦標賽中展現了過人的鬥志與毅力。更讓國人喜悅的是,羽毛球健將駱建佑過關斬將成為了我國史上首個羽毛球世界冠軍。這些健兒的拼搏精神,讓國人在這個艱難的時期受到啟發,也為他們感到驕傲。

新年伊始,全球與冠病的鬥爭還未結束。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出現,為疫情增添了新的變數。所幸,我國的抗疫能力已比兩年前強了許多。我們正緊鑼密鼓地為人們施打追加劑,並開始為12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我們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應付公共衛生挑戰,同時把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降到最低。目前,我國正在做準備面對奧密克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但無論局勢如何發展,我們都有信心沉著應對。

我們的當務之急不僅是與病毒對抗,而是要在後疫情時代,繼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讓國家繁榮發展。不過,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全球和區域局勢的穩定,而中美關係是其中的關鍵。儘管中美之間仍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分歧,但兩國近期的高層互動和在氣候變化課題上的務實合作,還是令人感到鼓舞的。

另一方面,新加坡將繼續與各國建立夥伴關係,並持續推動自由貿易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以讓人民受益。這包括在2022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接下來的一年將會是一個過渡時期。我國經濟正在穩步復甦,只要沒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我國就能跟上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22年可取得3%到5%的增長。隨著各領域復甦,政府會逐步取消緊急援助措施,但也會考慮到少數行業也許需要更多時間重振旗鼓。只要奧密克戎疫情受到控制,我們就會繼續以安全的方式和更多地方恢復跨境旅遊,與世界各地重建聯繫。我們也會持續引進我們急需的客工,並確保我國仍舊歡迎國際人才,也讓他們與新加坡人形成互補。

除了立足眼前,我們也要著眼未來,做好長遠規劃。我們會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在鞏固現有優勢的前提下,協助企業重組,以及讓員工提升技能。政府將與企業及工運合作,不斷在員工身上投資,讓他們在職業生涯中與時俱進,保持就業能力。政府也會著重開拓數碼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增長領域,進一步落實智慧國計劃和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

冠病疫情讓這一代國人接受了歷練,也讓我們意識到全民一心的重要性。這不會是我們需要克服的最後一次危機,今後在國家建設進程中,我們還會經歷更多的考驗。我們必須頑強抵抗試圖撕裂我國社會的外力,不讓這些勢力將我們分化。此外,由於在不同年代成長的國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和訴求,我們的社會規範也會隨時代改變。我們必須謹慎地順應改變,並捍衛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鞏固新加坡人的國家認同。

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加強社會共識和共有的身份認同,同時確保政府和人民,以及不同背景的國人,能彼此信任和諒解。即使是在疫情期間,政府也沒有忽略這項重要的工作。我們允許在公共醫院工作的回教徒護士戴頭巾、致力讓職場變得更加公平、為婦女提供更多的支持,以及改善自僱人士的工作保障和退休條件。接下來,我們還需要加強我們的社會契約,消除因疫情而加深的分歧、繼續扶持弱勢群體,以及為有需要的人士強化社會安全網。我們也要關注人們的心理健康,以及應付因人口老齡化而產生的需求。這樣我們才能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具包容性和更團結的社會。

我們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才有足夠的資源實現這些重要的目標。政府需要充足可靠的收入來推行各項社會發展項目,也必須增加收入來擴大醫療體系和各項援助計劃,讓年長國人受惠。大家都要略盡綿力,一起承擔,但經濟條件更好的人士必須貢獻更多。

所以,政府必須從消費稅這樣一個稅基廣闊的稅項著手,但也會在調高它的同時推出一套全面措施,來緩和稅率上調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消費稅是我國稅收和轉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制度還包括個人所得稅和財富稅,而它總體上會保持公平和累進的原則。

我們在好幾年前就意識到有必要提高消費稅。隨著我國經濟走出低迷,政府現在必須推動調整的工作了。有鑒於此,2022年的財政預算案將為我國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可靠和可持續的財政基礎。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這兩年來,大家風雨同舟,積極配合政府的嚴厲措施,並做出犧牲,共同渡過難關。在面對危機時,國人都意識到有必要做出困難的選擇,並為了保障大家的利益,接受政府推行艱難的決策。這體現了我們上下一心的可貴精神。未來,我們仍需要保持團結一致,繼續以堅定不移的意志面對更長遠的挑戰。全民也要能夠接受「良藥苦口」的政策,才能讓新加坡克服萬難,不斷前進。這樣一來,人人才能安居樂業,沒有人會掉隊。

讓我們舉國同心,不斷放眼未來,確保新加坡在世界上保有一席之地,同時成為一個具包容性的社會和一個讓人民引以為豪的家園。

在此,我祝全體國人新年快樂!

李顯龍總理新年獻詞(英文版)

Looking Ahead

We have been grappling with COVID-19 for two years now. It has been a long and hard fight. We undertook drastic measures to protect lives and livelihoods. We closed our borders for the first time in our history. We drew heavily on our past reserves to support workers and businesses. We innovated and adapted quickly to new ways of living, working and learning.

As a result, we kept our healthcare system resilient and prevented significant loss of lives. Government Budgets saved jobs and nursed the economy back to health. At every step of the way, Singaporeans mustered strength and resolve to support one another. Many went 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 Our frontline and healthcare workers especially, have worked tirelessly round the clock. Businesses and everyday heroes, often in less visible places, have displayed courage and public spirit, and kept Singapore going and everyone safe.

In sports, we celebrated Yip Pin Xiu’s two swimming golds in Tokyo, and cheered all our Paralympians and Olympians for flying the Singapore flag high. Aloysius Yapp in pool-billiards, and Shayna Ng in bowling, reached the top in global competitions. And the year ended on a high note – the Lions showed grit and determination in their Suzuki Cup run, and Loh Kean Yew became our first ever world badminton champion. In these challenging times, Team Singapore has inspired us with their tremendous spirit, and done us proud.

Entering the new year,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is not over. The Omicron variant has brought new uncertainties. Thankfully, our position is now greatly strengthened compared to two years ago. We have rolled out booster jabs and started vaccinating children below 12. We have also learnt to better manage the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 while minimising the hit on our economy. As we brace ourselves for the impact of Omicron, we can be quietly confident that we will cope with whatever lies ahead.

Our immediate tasks go beyond managing COVID-19. We must continue to generate new growth, new jobs, and prosperity in a post-pandemic economy. Much will depend on a stable 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central to which is relation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wers remain many and deep, but their recent high-level engagements and practical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are encouraging.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