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左右逢源,最成功的國家新加坡。

面對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可以說安全成為第一要素,在美蘇爭霸的天下,面對更加強勁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更是膽戰心驚,怎麼才能讓新加坡安全?那必須找到靠山,如何選擇呢?只有蘇聯與美國,李光耀選擇美國,讓美軍駐紮在新加坡。
安全解決了,那麼接下來發展,如果發展?一個彈丸之地,那什麼發展?請美軍駐紮就是取得美國信任,那就是和美國做生意,當然,順利和歐洲做起貿易,做什麼買賣呢?港口貿易,也就是西方大貨輪在新加坡分裝運往其他亞洲各國,這活在三十年代也有一個國家干過,那就是中國上海。
那時上海十里洋場,碼頭異常繁忙,也是西方冒險家的樂園,有了港口貿易,自然也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如今新加坡走著上海老路,港口貿易,金融中心。但無法與香港競爭金融。後來我們也改革開放,中美關係破冰行動,李光耀十分緊張,他心裡明白上海一旦開放,無論地理位置,還是人才優勢都碾壓新加坡,因而李光耀一直遊走在中國以及中國台灣,積極幫我們與台灣打通關係,其實心裡也是希望上海不要搶新加坡的肉。

當時對於我們來說,朋友越多越好,還不具備開放上海,那時連浦東都沒有想到,更別提港口,這樣李光耀十分遊刃有餘在中美之間穿梭,可以說逐步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
隨著我們逐步崛起,中美關係卻發生微妙變化,上海自有貿易港劍有所指,但中美卻在俄烏戰爭中成為最為艱難的一方。
新加坡在大國之間,再一次成為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