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新加坡漢地路和蘇菲雅山的樓梯通道於12月開放使用,《新明日報》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公眾居民使用。(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為了回家,每天要爬相等於10層樓高的155個階梯!新加坡烏節路獅城大廈附近,連接漢地路和蘇菲雅山的山坡,近期出現疑是當地最長的戶外樓梯,有者認為便利當運動,但有者認為對年長人士是挑戰。
《新明日報》報導,這個多達155個階梯的戶外樓梯,目前成了住在蘇菲雅山上居民的主要通勤通道,提供前往當地多美歌地鐵站、獅城大廈購物中心的便利。
該報記者前日走訪,見樓梯頻繁被公眾和居民使用,它直線銜接漢地路和蘇菲雅山,若是以一般組屋每層樓的階梯計算,155級的階梯相等於約10層樓高。
有者認為,樓梯通道開放後為他們節省不少通勤時間,也可以當作是日常運動。
李小姐(25歲,銷售員)透露,早前這裡原本有一段138級的樓梯通道,是附近私宅建的,供蘇菲雅山上的居民和公眾上下,後來「關閉」不讓使用。
她認為,跟之前公寓旁關閉的樓梯相比,新樓梯的台階更寬敞,也有遮蓋,不用擔心下雨會淋濕。
記者發現若步行下階梯一般用時約2分鐘,但上樓就困難許多,有一些使用者顯得氣喘吁吁,年長者或提重物者,還會在半途停下休息才繼續前行。
阿德里亞娜(23歲)年初剛搬來,每天回家都得爬樓梯的她表示「快累死」。
她說:「年長者的話一般都要停下休息,我若不休息,5分鐘可以走完,如果繞遠路的話需要15分鐘的路程,所以還是硬著頭皮爬。最近天氣也很熱,爬樓梯變得更辛苦,真的希望未來可以增設電動扶梯。」
比爾(30歲)則是扛著附近超市購買的物品登上樓梯。
汗水浸濕了襯衫的他受訪時說,這個樓梯的開通縮短了從蘇菲雅山到漢地路的路程,帶來了便利,但這帶有不少幼童,常看到家長邊牽孩子邊捉手推車,十分不容易。
陳瀅(35歲)說,自己居住的地方有提供接駁車,每天早上7時30分開始12個小時,每半個小時有一趟車。這個樓梯未建設以前,居民使用的是國泰大廈旁的樓梯。
由於距離地鐵站和獅城大廈較遠,她偶爾會使用接駁車或索性搭德士。
「現在有更近的樓梯可以使用,省下了金錢和時間,只是要費體力。」
居民:中途須休息兩次
這個新的樓梯通道開放前,有者會使用國泰大廈旁的一個陡峭樓梯走道,從蘇菲雅山前往國泰大廈,再從國泰大廈走去地鐵站或是獅城大廈。
羅莎(54歲)表示,國泰大廈旁樓梯階梯高低不平也十分陰暗,需要小心翼翼,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失足。
「新的樓梯建得平坦,也足夠寬闊,雖然我中途可能要休息兩次,當成是運動,10分鐘內就可以走完,我已經很滿足了。」
國泰大廈旁的樓梯每天早上6時30分開放至半夜12時30分。受訪居民表示,位於兩棟大樓之間自然光線較難進入,且僅有一邊的扶手,地面也會積水。
新樓梯通道去年12月開放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發言人告訴《新明日報》,居民原先使用銜接漢地路和蘇菲雅山的樓梯是屬於公寓的一部分。
他表示,當時公寓管理委員自願開放樓梯給公寓居民和公眾使用,後來因為安全、責任歸屬、管理費等因素,管理委員在2011年通知當局,他們有意關閉樓梯,並於2019年不再開放給公眾使用。
該局接獲公眾反饋後,便要求附近新私宅項目的發展商,另建一條樓梯通道供居民使用,於2022年12月開放至今。
為確保公眾能持續使用,此樓梯通道也會交由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維修保養工作,但該局發言人指目前沒有計劃增設電動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