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難產動手術,誕下雙胞胎後,新生兒又入住加護病房,銷售經理一時無法周轉,向兩家借貸公司借1萬新元(約3萬令吉)應急,結果月入達5000新元,兩年來拆東牆補西牆仍未還清。
黃先生(銷售經理)告訴媒體記者,早在2016年3月份,孕妻的情況忽然不樂觀,緊急送院治療,入院五六天。 「由於患高血壓,妻子臨產前一天被通知說,必須剖腹生產,手術進行時,又因感到不適,注入了較多的麻醉藥,導致雙胞胎出世時,其中一個孩子呼吸困難,送往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觀察一周,前後醫療費用高達3萬新元(約9萬令吉)。」

黃先生解釋,他們最初用保健儲蓄來支付,但醫藥費過於龐大,經濟陷入困境,卻無法向銀行借貸。
「妻子出院那天,院方告知我們還拖欠7000新元,當時孩子還在NICU,每日需付1500新元至2000新元。」
迫於無奈下,黃先生轉向合法借貸公司借1萬新元應急,走訪了50家公司,只有兩家願意讓他借貸幾個月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還債。
「於是,我分別向兩家借了5000新元。」
黃先生說,他月入約5000新元,雙胞胎出世後,加重了家庭開銷,經濟情況一直無法好轉。
「妻子的腎臟有問題,需長期服藥,無法喂奶,導致奶粉錢的負擔不小。」
每個月將薪資全數償還給借貸公司,黃先生還必須再借錢支付第二家借貸公司的債務,以及生活開銷。 「每月借錢需付10%的手續費,之後還有4%的利息,再怎麼省吃儉用都無法還清債務。」
指望1個月花紅緩口氣

經理希望4月拿花紅,可解決掉部分貸款。
黃先生透露,兩年來生活節儉,依然無法還清債務,唯一慶幸的是今年4月將會收到1個月的花紅,能還清其中一家借貸公司的債務。
「即使不吃飯,每個月能省下的錢大約只有500元,肯本無法還債,現在只能等花紅減輕負擔。」
借貸協會會長:建議向福利團體求助
借貸協會會長陳彼得披露,各家借貸公司的規矩不同,還債的方式取決於借貸者的薪資、開銷及借貸記錄。
一般而言,借貸公司會為借貸者進行基本評估,判斷他是否有能力償還數額,再決定借貸者應用什麼方式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