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來新加坡的小夥伴,都會疑惑為何大家都會有一個家庭醫生?
這些家庭醫生起什麼作用?是私人還是政府的?又怎麼選......

今天,椰子帶大家了解下新加坡的家庭醫生~
人人都有,看病先問家庭醫生?
揭秘新加坡的家庭醫生制度
新加坡的家庭醫生(GP General Practitioner),不單是指針對家庭或個人的醫生,主要是指社區開診所的私人醫生。 而家庭醫生的作用,這就需涉及到新加坡的分級診療制度。
①家庭醫生是新加坡分級診療制度第一步
新加坡實行分級診療制度,發現身體不舒服後首先要選擇去附近診所就醫,非常緊急情況(如昏迷、突發意外等)除外。
新加坡的診所有兩種,相當於中國醫院的門診部,一種是綜合診所(Polyclinics),另一種是家庭醫生式診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相當於私人診所,二者都可以選擇家庭醫生。

所以,家庭醫生相當於新加坡醫療保障體系中最基礎的第一步。
如果你患了感冒發燒之類的病症,家庭醫生就會幫你看診和開藥。但如果病情複雜難以診斷,家庭醫生就會開一張轉診單把你轉到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去看病。

圖源:nestia
②家庭醫生怎麼選擇?
新加坡家庭醫生是就診第一步,選擇家庭醫生就看自己個人情況。
不過從費用方面來說,新加坡公民/PR和外國人看病可以這樣選↓
1)如果你是本地公民或PR,選擇綜合診所(Polyclinics)較優惠
優點:看病優惠,如果費用低於10新還能用CPF支付。通過Polyclinics醫生開轉介紹信到公立專科醫院看,還能享受補貼!
缺點:預約等候時間較長
查詢網站:https://polyclinic.singhealth.com.sg/

預約方式:給polyclinic官方發郵件或打電話諮詢,但是每次不是固定的家庭醫生。

圖源:nationwide language councils
2)如果你是外國人,可選家庭醫生式診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優點:對於外國人,在綜合診所或家庭診所看診費用差不多。
相比公立綜合診所,家庭式診所多為私人診所,不需要提前預約,可隨約隨去,等候時間較短,在附近就有,醫藥費一般30-50新左右。
缺點:水平參差不齊,需要仔細辨別。
查詢方式: https://www.singhealth.com.sg/PatientCare/GP/Pages/Home.aspx

示意圖
③看診預約流程
今年6月中,新加坡官方宣布大家可以通過健康服務預約系統(Health Appointment System),預約到全島400多家參與社保援助計劃(CHAS)的全科診所求醫!
健康服務預約系統:https://book.health.gov.sg/
流程:預約看診→輸入郵編查詢附近全科診所位置→確定預約時間→填寫個人信息或用Singpass登陸

綜上看來,新加坡家庭醫生方便大家看病,也體現了新加坡初級醫療保健制度的完善。
椰友們,你們有自己的家庭醫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