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新加坡!
近日,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再度火了一把!《殺不死的石家莊》宣傳片橫空出世,火速登上微博熱搜。

這裡曾是個小村莊,如今變了大模樣,有人把他叫做國際莊,還有人叫他Rock home town……它依然憑藉自己野蠻的生命力,用頑強對抗失落……
伴隨而來的,是新加坡前官委議員鄭恩里的一段話火了:
如果要有一個國家長期都在為突如其來的災難做準備,那就是新加坡。
實際上,自1965年8月10日(新加坡獨立)以來,我們一直在為災難做準備。當一個國家從灰燼中誕生,依靠一個把你踢出去的國家來獲取食物和水,可以說從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在為世界末日做準備了。
不會有世界末日,因為我們準備好了。
新加坡58年前被馬來西亞踢出
大馬稱:新加坡會爬著回馬來西亞
1959年,英國准許新加坡自治,李光耀出任總理。
當時的新加坡,雖然扼守馬六甲海峽,但沒有實力無異於小兒持金於鬧市,而且國土狹小、種族關係緊張、失業率高、自然資源匱乏、缺乏耕地淡水,又夾在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個大國之間,怎麼想都沒有活路。
於是,李光耀在1962年舉行新加坡公投,71%的人支持合併,新加坡自此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但由於各種歷史、政治原因,馬來西亞執政黨怎麼看新加坡怎麼不順眼。就在1965年舉行國會投票,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
出任馬來西亞外長的加查利沙菲更是宣稱,在孤立無援幾年之後,「新加坡將陷入嚴重的困難,會爬著回來馬來西亞,而且是按馬來西亞開出的條件爬回來」。

當時,整個新加坡都被陰霾籠罩,無數人垂頭喪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一夜之間就從馬來西亞人變成了無國家人士,好比一個被家長丟棄的孩子。
生活很不容易,但日子還得過下去。
就在大家憂心忡忡的時候,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站了出來,強忍著心中的難受,流著眼淚向民眾宣布:「新加坡從今天開始被迫獨立,對我而言,這是極度痛苦的一刻。」李光耀一夜之間成為新加坡200萬人的領導,但當時他在鏡頭前落淚、如喪考妣的影像,至今仍記憶猶新。

他曾說道:
新加坡的獨立是強加在它頭上的,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
我帶著惶惑不安的心情啟程,走上一條沒有路標和茫無目的的道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從。
自此,掀開了新加坡發展新篇章,沒有讓新加坡如同很多小國一樣失去國家主權,甚至連國家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地小、沒資源、沒工作、有外敵……
新加坡內憂外患外界稱看不到未來
被迫獨立的新加坡,雖然有了國家的名號,但人們的生活依舊像過去那樣。而且失去了馬來西亞的庇護,新加坡暴露在印尼虎視眈眈的目光下。
外界很多媒體的聲音都表示,獨立後的新加坡,看不到光明的未來。
印尼的開國總統蘇卡諾有個大國夢,想要吞併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成為新興大國。新加坡在被馬來西亞踢出前,印尼就在一旁煽動兩國之間的戰亂。
為了擺脫印尼的「威脅」,李光耀迅速尋求國際承認,加入聯合國、大英國協,拉來英國駐軍,借用他國軍事教官訓練本地軍隊,保護新加坡的安全。

當時的新加坡,不僅有著外患,還有內亂。
說是國家其實就是個發達一點的小漁村、國內經濟落後、人民犯罪率高、沒有住所、貪污腐敗盛行、沒有國家支柱產業、缺乏飲用水……滿目瘡痍,就是對當時新加坡最貼切的形容。
放在世界上,就是一個不知名小國,人們只會用「屁大點地方」來形容,就連新加坡人也不認可這個國家。
亂世用重刑!新加坡想要浴火重生,人民想要過上好日子,不下狠手不行!

於是,李光耀保留了英國的嚴峻刑罰,保留鞭刑。將反動派關進監獄,極端分子當場抓捕,騷亂、暴動、吸毒者公開鞭刑……
一舉遏制了社會的貪污腐敗風氣,提振人民的精神,讓人們對李光耀甚至人民行動黨有了更多的信任。
接下來,李光耀大刀闊斧的改革,打造自己心目中的新加坡:
人們沒房住?推出舉世聞名的「組屋制度」,讓居者有其屋成為現實;
種族矛盾?全面推廣英文,將國家制度「英化」,打造多民族統一價值觀;
人們不認可新加坡?平等對待各族人民,大力宣傳建立「新加坡人的新加坡」,首先是新加坡人然後才是華人/馬來人……
失業率高?大力吸引外資,放寬稅收優惠,讓外企在新加坡投資建廠,擴充工作崗位;
缺少資源?依託馬六甲海峽,運用其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轉口貿易;組織公務員和國際商人打造國有企業,涵蓋航空公司、鋼鐵、鋼鐵和化學製造等許多資本密集型企業……

於是,新加坡在李光耀的推進下,一飛沖天。到1980年代,新加坡的失業率降到3%以下,GDP每年成長超過8%,人均GDP高於西歐國家,是世界上最繁忙港口,也是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也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金融危機席捲新加坡
超6萬人失業,總理都被要求下台
20世紀80年代末,是亞洲經濟奇蹟爆發的時代,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和韓國經濟以每年8%至12%的高GDP增長,亞洲迅速成為各大投資者的狂歡之地。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1997年,泰國經濟陷入泡沫,由此引發整個東南亞甚至全球市場的金融危機,新加坡也備受衝擊。

1997年泰國金融危機
97年新加坡經濟增長高達8%,98年就暴跌至-1.5%!股市大跌,製造業、建築業、商業、金融業、交通業、石油出口業……統統暴跌,新元貶值,失業人口翻倍達6.28萬,被裁員人數達2.83萬。
就連時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都曾一度被人要求快點下台。
可吳作棟並沒有放棄,他說:如果解決經濟問題需要耗上5年,那我就會留任5年。

為了振興經濟,吳作棟宣布削減僱傭單位的工資和其他成本,並降低稅率等條令,更改李光耀執政時的政策,讓新加坡儘快度過金融危機。
在吳作棟的手段下,新加坡在1998年GDP僅減少了2.2%,同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GDP則減少了6.5%。
風暴過後,新加坡經濟迅速恢復,成為世界公認的發達經濟體。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數據,2003年第二季,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再次令人驚嘆。繼第一季增長7.5%之後,第二季再取得11.7%的快速增長。這是1996年第一季以後增長最強勁的一次。
新加坡,再次渡過危機!

新冠疫情危及新加坡
資源匱乏、數度封城投$700億挽救
今年,是新加坡史上最特殊的一年,也是我們見證歷史最多的一年。
防疫兩年多,新加坡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島內資源睏乏,食物進口一度成為難題,沒有外來人士的加持,新加坡社會各個方面都瀕臨停止。
疫情之下,人來人往的樟宜機場,仿佛被按下暫停鍵;昔日熱鬧的牛車水,店門大關;亞洲最繁華的商業街烏節路,空蕩蕩無一人。好不容易等到恢復正常生活,島內又迎來骨痛熱高峰,通膨嚴重物價高昂,一系列問題排山倒海地湧來讓人幾乎窒息!

天將降大任,你我必將浴火重生。
新加坡輾轉騰挪,花費超$700億救治!在最短的時間內全力恢復,成疫情之後的最大贏家!活成了全世界都羨慕的樣子!新加坡挺過來了,不僅浴火重生,羽翼還更加豐滿!

新加坡建國58年屢創奇蹟
連續拿下數個全球第一
今年是新加坡建國58年,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危機,新加坡始終矗立不倒,戰勝危機,蓬勃發展,成為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
亞洲第一金融中心,吸引無數富豪和企業入駐。

最適合經商國家!《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全球經商環境報告》將新加坡評為世界上經商最便利的地方,新加坡出色的勞動力市場效率和貨物市場效率均在世界排名第一。

新加坡護照,地表最強!想去哪就去哪~全球227個國家,192個國家免簽。

新加坡,亞洲最乾淨國家!有著「花園城市」的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