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丁馬士小學(Radin Mas Primary School)的學生鄺凱恩。(圖:受訪者提供)
自幼受父親影響,拉丁馬士小學(Radin Mas Primary School)的學生鄺凱恩在七歲那年就對編程產生興趣,小學期間更是展現出卓越才能,憑著中學直接收生計劃(Direct School Admission,簡稱DSA)升上理想中學。
鄺凱恩告訴《8視界新聞網》,她的編程「啟蒙恩師」其實是家中的父兄,當時他們運用電腦程式編寫了一款遊戲,令她倍感有趣。
她說:「我看到他們編的遊戲很好玩,就決定學電腦程式。我爸爸和哥哥耐心地教我基本的電腦程式Scratch。我第一次接觸編程時,做了一個很短的動畫。」
自此,她對編程的熱愛一發不可收拾,每周幾乎都會在上頭花五個小時左右。

鄺凱恩初次接觸編程時,所製作的動畫。(圖:受訪者提供)
利用編程服務社區
此外,鄺凱恩也參與了學校的跨學科項目,運用編程技術為社區設計實用的解決方案。
在五年級時, 她和小組成員參觀新協立綜合設施(Enabling Village)後,發現綜合設施中需要更多能幫助盲人行動的工具,因此決定設計一款配備傳感器的拐杖樣板,幫助視障人士降低受傷風險。
回憶起完成作品的那一刻,她說:「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東西。」

鄺凱恩和小組成員合力設計的拐杖原型。(圖:拉丁馬士小學)
六年級那年,鄺凱恩也通過「德育在於行動」(Values in Action)計劃,和同組的同學一起設計了一款鼓勵年長者居家鍛鍊的設備。她說,這款設備不但可以幫助老人記錄每一天的步數,還可在下雨天時提供其他運動的建議。
代表出席婦女論壇 盼啟發其他女孩
除了校內學習,鄺凱恩還在校外參加編程和機械學(robotics)的培訓課程。今年7月19日,她更是與另一名同學代表學習中心,在新加坡婦女論壇上分享自己的編程之旅。
她希望能藉此讓更多的女孩有興趣學習電腦程式。
「我希望我的經歷能讓更多女孩嘗試電腦編程,大家就可以一起解決更多重要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節省能源等。」
鄺凱恩坦言,確實較少聽說有女生學編程,但她認為男女並無不同,只要付出努力,也能成功掌握編程技能。

鄺凱恩在新加坡婦女論壇上分享自己的編程之旅。(圖:受訪者提供)
獲得兩所中學的DSA錄取通知
在小六會考成績放榜前,鄺凱恩已收到來自兩所中學的直接收生計劃錄取通知,她感到高興之餘,也花了一段時間深思熟慮,並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她表示,將選擇入讀四德女中,並希望通過校內的課程和項目,繼續發揮創新精神,做出各種能夠幫助他人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