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圖:iStock)
我國數碼經濟增長持續走強,去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7%,達1130億元,占比超過金融和保險業,和製造業不相上下,顯示數碼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發布的第二份《新加坡數碼經濟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目前每6元中就有1元來自數碼經濟。2018到2023年之間,數碼經濟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11.2%,是我國整體經濟名義增長率的近兩倍。
其中,資訊通信業是數碼經濟的核心,占整個數碼經濟的大約三分之一。其餘經濟貢獻則來自其他非資訊通信業的數碼化發展。
報告也顯示,本地近九成半(94.6%)的中小企業已採用至少一種關鍵數碼技術,包括:網絡安全、雲計算、電子支付、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比前年增加0.5個百分點。
此外,超過八成的中小企業至少使用一種數碼化解決方案來提升一般業務功能,比2021年的不到七成有所增加。業者一般採用的方案包括把會計、文檔管理、數碼營銷等業務數碼化。去年也有八成半的中小企業採用至少一種同自身行業有關的數碼方案。而在生產力解決方案津貼(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下採用數碼方案的企業,在2018到2023年期間,平均節省了一半的成本。
在這同時,人工智慧的採用率也逐漸上升,去年有44%的大型企業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比2018年增加超過一倍。中小企業的採用率也提高,從2018年的3.5%,增加到去年的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