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的新加坡人不信任數據和技術,情感、經驗、直覺才是「鐵流」
在這個雲計算、大數據、5G技術、人工智慧AI...等等數字、數據滿天飛的時代...
新加坡居然有56%的人根本不信任數據和技術...
在Qlik的最新的一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新加坡人(56%)傾向於根據自己的情感、經驗和直覺做出決定,而不是根據數據和技術。

(圖:來源自網絡)
Qlik的願景是創建一個具備數據素養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所有人都可以運用數據來優化決策,解決最具挑戰性的問題。
上個月18日,Qlik宣布其數據集成方案Qlik Data Integration已獲得 Amazon RDS就緒認證。該項資格認證作為亞馬遜雲服務(AWS)服務就緒計劃的一部分,旨在認可與 Amazon RDS成功集成的產品與服務。AWS設立服務就緒計劃就是為了幫助客戶找到與AWS服務集成的產品,節省評估新工具的時間,從而專注於拓展使用集成AWS服務的產品。
Qlik玩的就是數據...
然!
在Qlik的最新的一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新加坡人(56%)傾向於根據自己的情感、經驗和直覺做出決定,而不是根據數據和技術。這種信任差距對向消費者提供數據情報或人工智慧支持的應用和服務的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

(圖:來源自網絡)
造成信任差距的主要原因:
擔憂失去人際關係
46%的新加坡人擔心失去人際聯繫,因為數據和技術可能會導致他們與周圍人的互動減少。
數據用於小決策,大決策依然靠人
新加坡消費者對數據和技術的信任僅限於做出有助於方便但對他們生活影響較小的決定,在做出對他們的生活有重大影響的決策時,新加坡消費者更信任人,而不是數據和技術。
超過一半的Z世代受訪者(51%)對通過收集設備、網站和應用的數據或個人信息來換取便利和生產力持謹慎態度。
這一數字高於千禧一代(42%)和X世代(48%),但低於嬰兒潮一代(56%)。1/5的Z世代消費者(20%對14%的千禧一代)也認為數據和技術總體上不準確。
...
這也是難免的,畢竟數據安全、隱私安全...這類醜聞確實讓人瞠目結舌...
特別是現在很多所謂的科技公司,就是拿著數據當幌子圈錢,所謂的大數據、雲計算壓根就是啥也沒有...
對此,各位看官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