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教育部長黃循財重申雙語學習的好處,還點贊本地歌手林俊傑以母語開拓海外市場獲佳績。
第九屆母語學習論壇今天在線上舉行,黃循財發表開幕致辭時指出,在新加坡雙語教育的政策下,國人在學習雙語的環境中獲益。他舉例說,隨著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崛起,雙語學習讓國人擁有更多工作機會。例如我國的華語流行歌手林俊傑,通過母語演唱在海外取得佳績。
黃循財也說,國大政策研究所今年一項針對4000名本地居民的調查顯示,多數國人有自信講英語和母語。7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能很好或較好地說英語。至於母語,有80%的華語受訪者、95%的馬來語受訪者和75%的淡米爾語受訪者表示可以很好或較好地講母語。然而,和年紀較長的國人相比,18至25歲之間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英文口語能力更強,母語則較弱。
黃循財也透露,教育部今年擴展了初級學院的語文特選課程,並在中學開設課程。今年的初院語特學生有232名;中學生則有254名。

黃循財指出,國人在學習雙語的環境中獲益。
教育部今年也開始向小三和小四的學生推出母語輔助計劃,學生可在更小的班級中學習母語,目前有157所學校參與。
黃循財說,教育部將在明年更新中學的母語課程,新課程將有四項特徵,包括注入更多文化知識、文學作品、時事以及利用資訊通信科技來更好地與學生互動。早前教育部在68所中學試行了新課程,學生反饋十分正面。
華僑中學是其中一所試行的學校。老師林秋紅(51歲)受訪時說,新的華文課程在內容上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所提供的數碼教材內容也很豐富,對學生理解及在教學上都很有幫助。
林秋紅指出,新教材加入了歌曲的解釋及視頻,她有一次在課堂上播放歌曲給學生聽,學生聽完後意猶未盡,她也意外地發現學生對於華語流行歌曲其實十分熟悉。
華僑中學學生魏俊恩(13歲)說,新教材有些課後互動的活動,比如上網閱讀新聞,更貼近時事,讓他對華語學習更有興趣。

林俊傑(圖: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