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界大鱷的詩意人生

2020年08月08日   •   1萬次閱讀

傅春安有多個頭銜。

在工商界,他是新加坡最大民營物流公司的締造者;在音樂界,他是業餘作曲人,是一代巨星鄧麗君的伯樂,是讓《掌聲響起來》《三百六十五里路》等歌曲紅遍大街小巷的金牌製作人;在文化藝術界,他是多個藝術團體的贊助人是《正大綜藝》等一系列王牌欄目的創始人,也一路推動了中國文藝界走向開放蓬勃。

傅春安就是這樣一位橫跨多個領域,卻又能夠在每個領域都有所建樹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多彩和特殊,才讓他的人生變得詩意而深遠綿長。

相機而動,勤奮經營成就商場巨艦

如果把傅氏家族如今的事業比作一艘巨艦,傅春安當年接手時,巨艦卻還只是飄搖在海面的小船,任何風浪都可能將它撕得粉碎。

早些年間,傅春安的父母就由中國福建安溪移民至新加坡,到傅春安這一代,家中共有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傅春安5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由大哥二哥辛苦養大。當時,兩位兄長靠經營一間規模很小的運輸公司養家,早出晚歸,收入十分有限,傅春安將這些辛勞都看在眼裡。於是,1964年,傅春安放棄摯愛的音樂夢想,加入家族公司,一個鋪面,一個夥計加兩輛貨車,構成了傅氏家族事業的最初形態。

傅春安和兄長們一樣勤奮機敏,卻又有著與眾不同的果敢與眼界。憑著令人驚異的膽識和遠見,他果敢開啟三次變革,又在變革之路上幸遇三個賞識他的貴人,從而促成事業實現鯉魚躍龍門式的飛躍。

傅春安加入公司的第二年,恰逢新加坡共和國成立,百廢待興之時,李光耀總理決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傅春安由此預見運輸行業必將進行調整,遂決心變更業務方向,廣泛聯繫工廠及外商客戶,實現事業擴張。

由此,傅春安遇到了事業發展道路上的第一個伯樂——當時的新加坡糖廠即如今四海棧集團的張泗川和張泗發兄弟。出於對傅春安的信任,1966年,他們將糖廠的運輸工作全權交由傅長春公司處理,從卸運散裝原糖、到以半自動化方法進行包裝和運輸,直至運送給本地客戶並包裝出口的全部流程。不僅提供生意,隨著雙方交往的不斷深入,張泗川兄弟還向傅春安慷慨出借10萬元資金,以緩解小本經營的傅長春公司在為糖廠提供「一條龍」服務時遭遇到的資金緊缺困難。就這樣,靠著張泗川兄弟的信任與這10萬元的支持,傅長春公司由此步入穩定發展的軌道。

但具有雄心壯志的傅春安並不滿足於此,本著把事業做強做大的終極理想,他很快開啟了第二個變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傅春安決定親赴當時亞洲技術最為先進的日本考察取經,以提升企業技術硬實力。

在這次變革中,傅春安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位貴人——著名歌星翁倩玉的父親翁炳榮老先生。翁先生旅居日本多年,因為欣賞傅春安的勤奮和膽識,他為這個年輕人積極協調引薦,多次組織赴日考察,最終幫助傅長春公司掌握了運輸行業的先進管理和技術。

有硬實力傍身,傅長春公司在爭取大客戶方面更加得心應手,連續簽訂多個重量級合同,其中還包括殼牌(SHELL)、埃索(ESSO)和新加坡石油公司(SPC)三家國際化石油企業的龐大運輸工程。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承接殼牌(SHELL)石油的項目時,傅春安為保證技術過硬,不僅親自住進日本工廠學習4天4夜,更斥32萬新元購進最新設備。要知道,32萬新加坡元在當年已撼動傅長春公司根基,但傅春安還是認準新加坡「煉油中心」東風,趁勢而上,破釜沉舟,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入新設備,其膽識與遠見由此可見一斑。至今,這三家國際石油公司仍是傅春安的忠實客戶,這也恰是傅長春公司的能力和信譽的最佳印證。

20世紀70年代初,傅春安的前瞻性再次促使他開啟變革。在貨櫃運輸開始之初,他就敏銳認定這是個勃興行業,決心投入其中。也是這個時候,他生命中的第三位貴人出現了——擁有三家上市公司新加坡船務、史丹福置地及庫克物流的老闆歐石吉。

傅春安和歐石吉是多年業務夥伴,彼此的信任讓他們一拍即合,合作成立了新加坡第一家貨櫃運輸、儲存及維修中心,同時包括海運、空運和國際貿易業務的「海寶港務管理公司」。由此,他們開始矗立於時代潮頭,當年僅包裝運送化肥及穀類貨物一項業務,每年就達300萬噸,所形成的海陸空全覆蓋物流模式,幫助傅長春集團一舉成為新加坡規模最大的物流公司。

多元遞進,從中國到世界

不斷夯實自身硬實力的同時,傅春安也全力推動集團的國際化和業務的多元化發展。他選定的第一個對象,就是自己深愛的祖國——中國。

1978年,中國宣布改革開放,這讓有著深厚「中國情結」的傅春安興奮異常。帶著支援祖國建設的強烈願望,1981年,傅春安身先士卒,帶領集團率先進入中國市場。

傅長春集團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就是大手筆,聯合中國經貿部轄下的中國海外工程總公司,合資成立鴻運國際運輸公司,主打海陸空運輸及國內機票和快遞的代理業務。此外,傅長春集團還在中國大力發展房地產項目,投資建立了蘇州國際經貿大樓,1995年9月一落成,這幢28層的建築便成為蘇州國際絲綢旅遊節的舉辦地。立足老本行,推動新變革,沉穩又雄心勃勃,像極了傅春安的一貫風格。

作為商人的傅春安,投資中國並不全是為了利益,更多源自他對祖國同胞的深情厚誼。因此,在幫助中國不斷引進外資的同時,也積極幫扶中國企業「走出去」。他常年在新加坡接待中國代表團,每年也都要率領新加坡經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在不斷的交流互助中共謀國際化發展,中新兩國間的合作橋樑也愈加廣闊和穩固。他說:「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可以儘量利用新加坡已存在的優勢,擴大出口,擴大業務,充分與國際接軌,儘量利用新加坡,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傅春安還將自己的國際化戰略延伸到其他亞洲國家。1993年,傅長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日本中島水產集團合資成立傅長春—中島水產(亞洲)有限公司,當時,他僅投資100萬元占股51%,卻繼續以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加上新鮮壽司與海產品售賣「外帶」(take away)形式,轟動市場,在多家知名日資企業內開設櫃檯,一舉打響「壽司先生」(Mr.Sushi)品牌。乘勝追擊,傅春安又將品牌布局至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均掀起購買熱潮,2010年將股份進行轉賣時,合資公司的營業點已增加至73個,市值估價1億元,已經是當初投資額的100多倍。

這些,雖然只是傅春安創奇商旅生涯的一些小片段,但他的非凡遠見與成就,卻可窺見一斑。

「文」韜「武」略,探尋生命的詩和遠方

傅春安有「兩面」。商場上,他是開疆拓土、所向無敵的將軍;在探尋生命中的遠方時,他又儒雅而深沉。但無論哪一面的他,卻都是傳奇,是行業領袖。

音樂對傅春安而言,是明月光,也是心口的硃砂痣。雖然年輕時受迫於生活不得已放棄,但在內心深處,他對於音樂乃至整個文化產業的熱愛,始終無法割捨。所以,傅春安一面征戰於商場,一面又「不務正業」地學習古典樂,修習鋼琴、聲樂、作曲及指揮,更創作了不少歌曲。

1969年,傅春安邁出他在文藝界的第一步——主辦「歌舞昇平慈善晚會」,參與義演的名單中,有紅遍東南亞的台灣「淚盈歌手」姚蘇蓉及台灣歌仔戲皇后楊麗華之類的大腕兒,也有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16歲鄧麗君。兩大「皇后」同台演出,本就賺足了興趣點,鄧麗君的一曲閩南語歌曲《燒肉粽》,更是將晚會推向了高潮。如此精彩的組織策劃,也充分展現了傅春安對於文化市場的敏銳感知力,以及識人用人的能力。

從此,人美歌甜的鄧麗君開始走入大眾視線,愛惜人才的傅春安,又為她的未來發展制定了明確路線。他鼓勵年輕的鄧麗君留在新加坡發展,還將她推薦給當時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麗風唱片,為她製作唱片專輯,就這樣,傅春安成了鄧麗君第一個製作人。不久之後,鄧麗君與寶麗金簽訂長約,一代巨星就此誕生,美玉終於在傅春安這樣一位伯樂的賞識和幫助下,散發璀璨光輝。

特別令人動容的是,鄧麗君也投桃報李,化身紅娘,促成傅春安與有著「台灣十大歌星」「遠東十大巨星」美譽的包娜娜的幸福婚姻。之後,兩家始終保持深厚友誼,1995年,42歲的鄧麗君芳年辭世,這讓傅春安夫婦至今都心痛不已。

有了這樣的開門紅,傅春安在文藝界更加幹勁兒十足,又策劃了一系列盛極一時的文娛項目,如「遠東十大巨星慈善晚會」「歡樂今宵」等,這些巨型演出不僅帶火了整個文娛界,也為中國香港、台灣以及新加坡文藝界搭建了交流與合作平台,極大地促進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帶著這樣的成功積累,傅春安開始將夢想與自己的濃重中國情結結合,也由此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開啟了很多劃時代意義的變革。

1986年,他在中國先後參與籌備了「金孔雀杯、銀孔雀杯」「宋慶齡基金會籌款晚會」等系列紅極一時的文藝項目。1988年,在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人民日報文藝部聯合主辦的新時期十年金曲、十大金星(1978年至1988年)評選活動中,傅春安受邀擔任總顧問及總監製,並為入選歌手錄製三張專輯。也是在這一年,以妻子包娜娜受中國中央電視台邀請參加「春節晚會」並錄製「專題節目」為契機,傅春安為包娜娜精心策劃的專輯一經推出,售賣即超過550萬張,專輯中的《掌聲響起來》《三百六十五里路》等歌曲瞬間紅遍大街小巷,至今仍為大部分中國人所熟唱。傅春安在音樂製作及大型舞台監製方面的能力,在中國也獲得了普遍認可。

1992年開始,傅春安將步子邁得更快更穩,他的新加坡遠東集團與中國中央電視台合資成立了今日國際試聽製作公司,全面發展中國音像市場,不僅在中國國內製作、出版、發行大量音像專輯,更引進國外優秀影片,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此外,公司還與中央電視台合作,參與電視劇製作,創立了「國際影院」和「世界電影城」這樣兩個在電視時代頗為盛行的欄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彼時,中國對於文化領域的監管非常嚴格,一家外國公司能將業務延伸至意識形態領域,其在中國受到的信任可想而知。傅春安還是《正大綜藝》的創始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有著龐大投資且同樣具有濃厚情結的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國民,想要在中國製作一個所有老百姓都喜歡的節目,為著這樣的共同理想,1989年7月,傅春安正式受聘成為正大綜藝顧問。

想要在中央電視台開辦一個集知識性、教育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大型欄目,難度可想而知。但在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之下,1990年,一檔名為《正大綜藝》的欄目應運而生,並保持強勢收視率幾十年不衰,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主持詞,至今仍舊為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所熟知。這檔節目影響了中國的電視內容與形態,是具有現代娛樂精神的綜藝節目在中國的電視螢幕上的首次亮相。

這些,都還只是傅春安為中新文藝界發展所做的海量工作中的一小部分,而直到今天,他還在為文藝領域不斷出錢出力,在實現自己文藝夢想的同時,也全力推動著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他在新加坡兩大國家級樂團之一的新加坡華樂團義務擔任董事十餘年,即便是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2008年、2009年,也還能為樂團發展超額籌措款項,即便用盡人脈關係也在所不惜。他還專門成立了「傅長春藝術基金」,以便將自己對於文化藝術事業的支持變得規模化和持續化。

傅春安形容自己在文化藝術上的付出,是國民服役,是對國家的回饋,其實,他在工商和其他領域,也都毫無怨言地扮演著「國民服役」角色。從官方機構的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中國工商組副主席,到民間團體的宋慶齡基金會顧問,傅春安擁有的頭銜數不勝數,但對他而言,這些頭銜不是光環,而是厚重責任,是為中新兩國經濟文化事業發展貢獻自己力量的渠道和橋樑。也是因為這樣的執著追求和奉獻,他的人生才變得詩意,且深遠綿長。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