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世界地圖,其實新加坡就是太平洋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紅點。所以,新加坡早就已經是已開發國家了,但因為地理位置,國土面積實在有限,新加坡完全可以獨自美麗不用面對外面的腥風血雨。

這一點,新加坡其實和韓國有點像,韓國國土面積較小,人口較少,這就好比船小好調頭一樣,短期經過刺激之後很容易帶起經濟的發展,這個是基礎,而其發展的目標相對明確,以貿易為導向,再低廉的人工成本的前提下這樣就可以使得經濟快速的發展,再1973年以後經濟重點方向放在鋼鐵,汽車等資金密集型產業,隨後在1996年進入高科技產業,在90年代就進入了工業化進程,所以韓國就工業化水平,人均GDP,科技水平都達到了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但是現在,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心一意搞優先,打破世界原有的多變貿易機制,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的中國必不可免的對上了。而現在兩大經濟體較量的影響正蔓延到了其他國家。
所以才有了,「新加坡敦促美國接受中國崛起,放過其他小國,新加坡外長5月15日對美國的喊話。敦促美國接受中國在制定全球規則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以避免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不要讓小國在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被迫做選擇。
新加坡此舉當然是有的放矢。因為美國此舉已經傷及新加坡經濟增長。

上周,美元兌新元6個月遠期貼水收窄至16個月來最緊水平。上周五新加坡疲軟的出口數據,突顯了新元名義有效匯率的下行壓力,該匯率悄然脫離貨幣政策制定者用來使新元保持平衡水平的區間的高端。
周二公布的新加坡GDP修正值是下一個用來獲取新元走勢線索的關鍵數據,新元本月已下跌約1%。
西太平洋銀行亞洲宏觀策略負責人Frances Cheung表示,「鑒於新加坡經濟規模小,電子行業前景黯淡,更加疲弱的經濟數據恐將來臨,潛在的疲弱數據可能會推動新加坡金管局的預期傾向於更溫和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