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通常能夠反映出繁榮有序的經濟形勢。不過,如果房市過熱,也可能會引發一些負面的經濟後果,這時政策制定者就有可能採取降溫措施。
在房價上漲所帶來的一系列衝擊中,人們可能會忽略其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比如個體在工作中投入精力減少,進而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等。
教授簡介
錢文瀾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金融系 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
研究領域:家庭理財、房地產、投資、金融中介機構等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中,我們對偷懶行為(shirking behaviour),即個體在工作時間內精力不集中,進而導致效率低下的情況展開了調查。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當地房價每月上漲5%,偷懶行為出現的機率就會增加8%。
那麼,這一現象會有何影響?
從個人層面講,偷懶產生的影響貌似可以忽略不計;例如,某位同事在工作中沒有全力以赴,也不會產生很嚴重後果。然而,從整個國民經濟的角度來看,偷懶將帶來的多重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幾年前,Salary.com在美國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員工在工作時存在一定怠工現象,而近70%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沒有好好工作。調查估算,這一現象導致的生產力流失,每年會使美國損失幾千億美元。
但偷懶行為是很難衡量的——一方面是因為員工本能地不願承認自己偷懶,另一方面在於,很少有經理會承認他們曾縱容這種行為的存在。
針對這一難題,我們的研究將信用卡交易數據視作衡量員工從事非工作活動的指標。
工作時間內購物
通過來自中國某主要銀行的20萬名信用卡持有人的匿名數據,我們在房地產市場極度火熱的22個月時期內,研究了900多萬筆信用卡交易。
根據銀行給出的「交易類型」信息,我們確定了與工作無關的交易類型。這些在工作時間內產生,卻是出於非工作目的而進行的交易,即被視為偷懶行為的「證明」。
我們與中國的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同行開展合作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座城市。在此期間,這三座城市的地價都創下了記錄。開發商以高價購買土地的「地王」交易引發連鎖反應,進而推高了周圍地區的房價。

儘管我們的研究基於中國的數據,但研究成果及反映出的情況也適用於其它經歷過房地產興衰周期的城市和地區,包括新加坡。
當房價飆升時,基於房地產的財富收益會增加。對於房主來說,這既增加了休閒活動的吸引力,也提高了努力工作的機會成本。換句話說,當房主們發現自己的房地產財富大幅增加時,會感到努力工作所得到的回報不值一提。
這種情況也反映到了信用卡數據中。擁有房產的人,偷懶行為會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大幅增加,相對地,租房群體則沒有此類表現。
消費尖峰時段
總體來看,在房價上漲後,約60%擁有房產的員工傾向於在工作時間開小差。比方說,與工作無關的信用卡消費在早上(上午9:00到10:00)和午餐前(上午11:00到下午12:00)這兩個時段尤為普遍。
這一行為表明,房地產繁榮時期,擁有房產的員工會出現上班遲到、提前午休、工作日早退等現象。在每個工作周的後半段,員工士氣會普遍低落;這些人也會更頻繁地偷懶。

我們還發現,在擁有多處房產的人身上,偷懶行為更為突出——這進一步證明了房產價格暴漲與工作時間懈怠及生產率下降之間的聯繫。
此外,績效激勵較少的員工——例如,臨近退休或是薪酬與績效相關性較低的機構的員工更可能偷懶。
儘管研究數據來自中國,我們的發現依然能夠有力證明,無論地域,火爆的房地產市場會影響員工工作的態度,進而在勞動力和生產率方面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
工作努力程度降低會導致勞動生產率的降低,並直接影響經濟增長,這些發現也為房價調控政策的討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Business Times,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為When home prices rise, people goof off at work
作者:錢文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
翻譯:李柏慧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