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火龍妹收到了
椰友的留言
對於室友的離開
他沒有臨別的祝福
送行的卻是一句
「走的好!」

對於媽寶室友的走,這位椰友只想說:「走得好」

這位椰友很激動,發了兩次wtf


椰友表示有些人不適合出國,勸這些人還是別來新加坡了
來新加坡時
我們都是空空的行囊
但是在離開時
有些人卻心生抱怨滿腹牢騷
「什麼鬼地方,早知道就不來了」

如果你老是覺得別人對不起你
生活怠慢了你
新加坡辜負了你
我勸你,還是別在這呆著了
「新加坡,沒你想像的那麼好」
「連個綠卡都沒有?」
「我家裡人,細數數很多人都出國了。
小姑姑在美國,二舅在韓國,我來了新加坡......每年過節回家,家裡人都會問起,還沒拿到綠卡呢?
小姑姑說:『新加坡這小地方,想拿個綠卡這麼難!』
二舅問:『你是不是能力不行啊,人家都不要你,乾脆回國得了。』

開始的時候心態還很好,但是時間長了也會覺得新加坡綠卡太高冷了,讓我深感累覺不愛呀。
最近,身邊的人紛紛離開:
首先是畢業沒找到工作的同學們,走的時候都說,這裡也沒什麼好發展的,中國市場更大,因為準證政策緊,在這找工作還得放低自己的要求,不值得。
然後就是一起住的室友,來了不久就給自己設限,如果三年拿不到綠卡就離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最後,就是我的前女友,走的時候說,都苟延殘喘這麼多年了,連個身份都拿不到,還賴在這裡幹什麼!連房子都買不了,撒由那拉吧~

我動搖了,我動搖過......
但是我總覺得我這不是賴,而是堅持啊,如果不堅持,是不是到哪都失敗?於是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為什麼拿不到綠卡?我能做什麼?
後來我去上了個半工半讀的研究生,然後轉型到政府稀缺的項目里,也加了點薪水,折騰了挺多年,失敗了很多次,終於拿到了綠卡。
當我發朋友圈的時候,第一個點贊的就是當初回了國,勸我別賴下去的那個室友......
朋友問我值得嗎? 我覺得我的堅持,很值得。」

「幫個小忙都不願意?」
「我感覺我這個職業挺坑爹,我幹什麼不好,我幹嘛非幹個護士呢!
之前,我媽媽領導的女兒(你沒看錯,關係極遠......)來新加坡打HPV,聽說我在這邊做醫護工作,就讓我幫忙照顧。
這我老媽開口了,我是義不容辭啊。

結果這一照顧我才發現,和我想的不一樣,我以為照顧是和其他親友來一樣,就是帶著吃吃喝喝玩玩。
結果一加她的微信,馬上給了一個5連擊!
「你在那家醫院怎麼樣啊?公立私立啊?」
「你幫我預約好了嗎,我要買機票了」
「你在那工作能打折嗎?」
「她們說年紀大了打這個針沒用,你問問是嗎?」
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本姑娘欠你的嗎?
媽媽安撫說,能幫忙就幫忙,就算幫媽媽的忙~既然她這麼說,我也不好推脫什麼了。

我覺得我已經很耐心,很細緻幫她安排好了。
後來她微信我,「我朋友5月份也想去,你幫忙預約吧~」
我當時都想掀桌子了好嗎,但還是很委婉的回答了,說這個都是需要自己操作的,還給了她預約的電話和網站。
然後,她就不說話了......
我也沒有多想,但是第二天我想問問她,是不是平安到家了?發現她竟然,給我拉黑了!黑了。。。了!!!

我心中真是萬分委屈,其實,她的預約都是我親自安排的,要知道新加坡辦事情,不是說一句話就可以的。別說我是小護士,還不是那個科室的,就算是院長辦事也得走流程啊。
我自己打電話去約時間,喬行程,在她眼裡卻像是一句話的事兒......

我跟我媽媽訴苦,結果她說我出國太久了不懂人情世故,我真有點委屈!
因為我在外面的努力,在他們眼裡,竟是如此理所當然。」
「連個車都沒混上」
「我表妹從小讀書就很厲害,要知道我們小時候,讀書好的孩子就是最吃香的。
家裡人都很寵著她,舅媽更是捧在手心怕壞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上學都是車接車送,她大學是在上海讀的,據說當年去上海都是一家人親自送去,安頓好了才放心回來。
她畢業了之後不想馬上工作,就申請到了新加坡的Working Holiday准證,作為新加坡老司機,我自然肩負起了接待她的任務。

我讓她先在我出租房安頓下來,反正我租的是主人房,兩個人也夠住。等她來了之後,再找合適的房子。
而且,我平時上班也很忙,就回來睡一下,房間都是隨便她使用。她也順利的找到了一份助理的實習工作。
我就問她什麼時候找房子搬出去?結果她沒說話,差不多一周之後她就搬出去了。
從此之後每次我問候她,她也不冷不淡的。

反正我工作忙也沒有多想,後來她就回國了,我以為她是體驗完了回去了。結果後來從我爸媽那裡得知,她體驗了一番覺得,不想留在新加坡。說這裡沒什麼好,不適合自己。
這都是個人感受,反正我覺得這裡挺好,就也沒什麼好辯論的。
但是有一次家庭聚會,爸媽談起我在國外發展挺好,她卻反駁說,我每天在朋友圈po狀態,好像在國外生活的有多好似的。
其實就是住在出租房裡,又小又破又貴,出國這麼多年,連個車都沒有。

她還說看見我這樣,就決定不留下了。她這麼一說,我爸媽都擔心上了,本來一心的驕傲,現在卻覺得我一個人在海外生活的又苦又慘。
我沒覺得自己有多慘啊!!!從10多個同學合租一套4房式組屋,到現在上班了,終於捨得自己獨享一間主人房房,我很滿足很驕傲,好嗎?
這一路租房的經歷,奇葩室友,黑心房東,我什麼沒見過?結果她來了就住我家,根本不用經歷這些,我為她精心經營的環境,卻成了她口中又小又破的蝸居......

是啊,我是一個人來的新加坡,沒人送我沒人幫我。畢竟總是有人幫她護著她,可能在她眼裡我挺慘的。但是我自己,並不這麼覺得!
不過她的決定是對的,她抱著這種心態,這裡真的不適合她。」

在朋友圈裡
我們總是分享這個小島
最好的一面
那些有了身份的福利
便宜的公共住房
還有恬淡的周末溜娃生活

你只看到我得到了這些
但是你不知道
我們為此付出了什麼
生
從這裡開始
活
在新加坡的生活
大多從這些開始......
1
從盤算1:5開始
「問我剛來新加坡,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不是有多繁華多好吃好玩,而是接受乘以5的暴擊!
麵包,2塊多一包,看數字挺便宜,一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0多塊了,當時就感覺什麼都乘以5真是太貴了!

畢竟,這都是爸媽辛苦錢,真是不敢亂花,課餘時間會去做做兼職。
剛開始也覺得挺辛苦的,主要是心苦,在家都是小公主媽媽寵爸爸愛,來這被乘以5虐哭哭,值得嗎?
現在,我已經上班賺錢了,早就沒有把價格換回人民幣的習慣。
倒是我媽來玩,還總是盤算著乘以5。買條裙子78新幣,問我換算成人民幣多少?我說390吧,她嫌太貴了。

還問我怎麼總能算的這麼快?我心想,還不是當初練出來的麼~
我說:『媽!貴什麼貴!
你女兒現在掙新幣,一個月掙4,5千,一條裙子70多算什麼,放心買!』
是的,現在我終於有了說這話的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