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呢,自詡為很武的秀才,也就是身體沒那麼文弱。秀才嘛,不出門也知天下事。所以我對旅遊的興趣就沒那麼高,出門並不算多。但是我看書多呀,所以談及很多地方,我總是不缺視角。
你看看新馬泰旅遊,在國內風行這麼久,但我這還是第1次來新加坡呢。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我對新加坡的觀查如下,當然我說的肯定是你沒想到或者看到過的。開始之前提醒你:本文後附的廣告價值,等同於你的10年奮鬥的身價,千萬別錯過

01)這是華人社會中,唯一的使用猛獸作為自己標誌的。華人一向溫和,而且根源與農業社會太成功了,所以喜歡用植物做自己的圖騰,但唯獨新加坡選擇了獅子,而其他的華人社會中都選擇了植物和平和的東西做自己的圖騰。包括新加坡的國旗,都透露出一股小殺氣呢。
02)新加坡的地方很小,不到720平方公里、564萬人口,但由於其流動人口大,地上常態化的總人口大概也700萬左右,相當於1平方公里1萬人,非常符合城市人口的經典布局,這個總數非常均衡,再多就會過於擁擠了。
03)新加坡是典型的小國。屬於城邦經濟體,屬於島型的國家。一般的說,半島形和島形的經濟體,由於土地資源更為剛性,因此房價往往非常高。但新加坡是這種地形的發達經濟體中,地租控制得最好的經濟體了。
04)新加坡地方小,但氣象卻很大。比如說他的道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出現了6車道。現在的快速路10車道。相比之下香港是小經濟體,但城市空間的氣象也很小——當然這只是相對新加坡而言。說新加坡的氣象很大,包括原來的李光耀先生,他的觀察視角也都是世界級的。新加坡全球影響力也很大,軍事實力高精尖,如果和隔壁打仗,隔壁不一定……在軍事上,新加坡很類似於東南亞的以色列。而且新加坡在其國外成了很多的武器和軍事力
05)新加坡與香港,是世界濃縮城市、高容積率高密度城市的兩大典範。香港更注重綜合性,交通來往非常方便,各種建築空間無間歇的聯合。新加坡則是高密度、高容積率與自然生態交叉結合的典範。這兩大城市都是以華人為主體建設和治理成功的,充分證明了華人的文明更適合都市居住的結論。

06)新加坡,其實自身就是個印鈔機。他的地租經濟非常發達。每年收取的租金,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米軍在此擁有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每年要交不少的租金。而這個地址又讓新加坡城了航空的樞紐、海運的樞紐,這種地緣租金也是非常大的。
07)隨著中米兩國毛衣戰,未來兩國必將直接形成經濟循環,一些中介角色的國家和經濟體,必將會提出相當多的利益。新加坡前些年之所以開放賭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必須要增加新的財源了。相信新加坡在未來20年內,還必將引進一些增加裁員的而原本不想做的行業。
08)在這裡打的士,十有八九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做司機。而且的士車的所有者和司機往往是分離的。我就問過兩個司機,一個祖籍來自福建的泉州,一個祖籍來自廣東的潮州,漢語都說得很好。他們都告訴我說的士車不是他自己的。他是來開車的。新加坡的老齡化非常明顯,而且從此也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資本化非常深化,連單台的計程車都已經被資本控制了。
09)新加坡的華人,比目前的香港有些人對大陸人更友好。要提醒香港人了,新加坡人對大陸人很友好,某些港燦再這麼鬧下去,大陸人無非就是多飛一兩個小時,就到同樣繁華璀璨的星州了。如此不尊重金主,是想知道西北風的味道嗎? 而且新加坡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其實比香港更好。當然香港的購物比新加坡更強更方便。但各有所長,很多人的物質興奮感已經下降了,物質是有天花板的,所以購物是不可持續的,但是參與和體驗則可以持續。
10)相比深圳來說,新加坡的溫度很高,紫外線非常直接。但新加坡的濕度卻低於深圳。所以沒有深圳那麼悶,跑步比深圳舒服多了。一到陰的地方就比較涼快。新加坡是這樣,普吉島是這樣。深圳在濕度、空氣悶熱這一塊真是一個巨大的bug。

11)新加坡的地勢相對於香港來說非常平坦,因此新加坡的土地面積雖然小。但是可開發建設的面積跟香港差不多。也因此新加坡成了很多智能化駕駛廠商的測試場地。但沒有任何一家智能化駕駛廠商在香港進行智能化駕駛的測試。因為香港的地勢太複雜了。
12)與香港相比,新加坡擁有自己不少的品牌,而且在工業領域也有一定的實力。比如說煉油工業、船舶修造工業、電子科技製造、本土醫藥製造,都是不錯的。而香港幾乎完全空洞化了,香港要是沒有大陸的支持,會被新加坡痛扁的,香港應該極度重視大陸的因素才行。但是在金融上,香港則強盛於新加坡,而且領先優勢比較大。
13)新加坡的地面綠化率極高,而且立體綠化和垂直綠化,室內綠化,也都做得非常好。應該是總體綠化率最高的城市了吧?而且新加坡有一個優點,靠近赤道沒有颱風。所以綠化很好維護,建築也不用擔心颱風問題,後續維護的成本是比較低的。本來熱帶地區就種什麼長什麼,這一塊新加坡占有先天優勢,又有後天的先進思維,別的地方比不了。
14)不過,咱們也別盲目的羨慕新加坡。作為這麼小的經濟體,又是一個中介角色。一旦遭遇需要站隊的時候,是很痛苦的。中米兩個國家,現在就提出了這樣的課題。接下來就看看了新加坡的智慧了。中國不是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港口進行了重大投資嘛,而且還有在泰國開鑿新的聯通南海與印度洋的運河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