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的職位是一家酒店的亞太市場促銷經理,沒這個疫情估計職業生涯還是順風順水的,但。。。
市場不景氣,酒旅行業重創,6月份的時候他就被公司裁退,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工作。
奇怪的是,他覺得自己的履歷跟檔案已經很完整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投出去的履歷就跟沉水了一樣,連個聲都沒有。
後來他覺得實在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就找了一些線上的履歷面試課程,想要精進一下,增加自己的機會。
目前也在試著投海外平台。
「不排除遇上好的機會到海外去工作,但是當然會以安全為考量,不去比較危險的國家。」
估計有很多人都想給這個年輕爸爸點贊了,人到中年,因為有妻兒家庭,不管如何都是要砥礪前行的。

不過他的遭遇也讓人心裡一驚。
新加坡的市場都成這樣了?一個有經驗的市場經理,竟然投了這麼多履歷都找不到工。
到底是市場工作少了,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相信看到這有部分本地網友就要揭竿起義了,這陣子的話題風暴中心是什麼?
是工作!是「外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這樣的輿論傾向。
但,果真如此嗎?
對於這一點,當局貌似正面表態了。

貿工部長陳振聲最近在出席渣打銀行的一個論壇時再一次重申:
新加坡將繼續保持開放,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但,重點會逐漸從數量轉向質量。
也就是說,可能不止是准證的薪金門檻,接下來會不會就連一些技能要求都進行相應的規定呢?
各個公司的准證配額,到底會不會動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