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剪視頻,希望各位喜歡
最近兩年,社區商業是國內最火的一個商業概念了,基於市場飽和及消費升級,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眼光放到社區;前文分享過的上海三林印象城就是國內典型代表。
但中國的社區商業僅僅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現在可能僅僅是一線城市有一些成熟案例,但可能也僅僅是因為特定的環境情況,還沒有完全的把社區商業向社區中心進行轉化。
說到社區商業做的最好的國家,我想大家會想到新加坡,沒錯,無論是發達程度、與國內的相似度、項目的可對標性,新加坡都是國內學習與趕超的最好代表。

筆者前往新加坡考察期間也對相關領域做了大量考察,今天就帶來一個社區商業的典範案例:新加坡西城購物中心。

_ _ _ _ _
最具性價比的體驗感
精打細算的藝術
_ _ _ _ _
簡單介紹一下項目背景吧,西城的運營商是凱德(可能新加坡所有的商業運營都是凱德),建築面積大概在5.5萬平方米,是比較標準的社區商業規模。(有時間也可以聊聊開發商,畢竟優質的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企業少之又少,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項目坐落於裕廊商務區的門戶位置,項目覆蓋居民人口達1百萬,是區域內唯一連接裕廊東地鐵站、裕廊東公交站及黃廷芳綜合醫院的購物中心。

地理位置雖然沒處於新家坡核心區,但這也不太重要,我想這也是社區商業的一個特點,不需要處於真正的商業核心,更專注周邊資源及人口。基於此情況,西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社區商業發展緩慢,其中也有著必然的原因,區域範圍人口消費能力不穩定,商戶承租能力較低、坪效上不去等等,想要在這裡面找到突破口,需要做到的很簡單卻也是最難的一點:精細。

項目採用了室內+半開式的組合空間模式,根據業態需求布置,在機電運營成本上有一定控制,這也得益於新加坡良好的天氣情況。

對外形體也做了相應的獨棟化體塊處理,應對室外化空間的體驗感,同時加蓋了遮陽棚,避免了陽光及雨水的影響。

營造了室外空間的生態氛圍,作為全球生態氛圍最好的國家,商業內部必然也不能缺少,自然與社區好像有著天然的和諧氣質。

額外插一句,這個效果圖同款角度證明項目的完成度之高,建築+室內+景觀一體化設計也應該是國內未來的趨勢吧。


_ _ _ _ _
簡潔但不簡單
平面細節里見乾坤
_ _ _ _ _
項目總計分為地下2層+地上5層,總體動線簡潔,適合客群多次前來演變為帶有一定目的性遊逛。
_
地下商業
_
地下空間以生活型小店+百貨+美食廣場組成,基於零售業態在社區商業中的地位,百貨也僅僅被放到了地下空間。(抱歉沒找到更清晰的平面,同時吐槽下西城未準備購物手冊,雖然我知道是不需要的)

同時美食廣場是一個商業熱度較高的區域,想來在更發達的情況下,美食廣場更多承擔的是類似於廚房的概念吧。

_
地上商業
_
基於方形地塊的環形動線簡潔,並且以直線為主,空間效率最大化。

以導航圖左上角為核心交通空間,上部有超級尺度廣場用以做各類活動,這也是項目內部沒有大尺度中庭的原因。

筆者考察當日正在進行一些以綠色為主題的集市活動,與項目整體的理念不謀而合。

想比較說,外部空間的尺度要遠大於內部,內部幾乎沒有什麼空間體驗,比較集約。

二層有連廊連接公共軌道交通,為項目帶來大量人流。

新加坡50%為華人,所以其實逛商場的時候我猶如在國內逛街,只是稍微人性化了一點點吧。

三層開始為兒童業態,業態的垂直布置邏輯好像全世界都大同小異。

室內室外界限不算明顯,還是可以保證無障礙的轉換。

四層便是項目的一個核心亮點,免費的兒童樂園了,並且不是單純存在,周圍配有大量餐飲,通過兩個通道連接。

入口僅僅通過一點美陳效果體現,控制成本的思維無處不在;至於兒童樂園,下面會單獨展開。

五層為健身房,同時也根據空間布置了一定的屋頂花園,與四層可形成一定聯動。


露天泳池在南亞區域自然是必不可少。
_ _ _ _ _
社區商業就是滿足家庭
滿足家庭就是滿足兒童
_ _ _ _ _
提到西城,不得不提的就是位於屋頂的1000平方米開放式的兒童樂園了,最重要的是,完全免費;一個免費的兒童樂園可想而知會帶來多少客流量。
本質其實非常簡單,僅僅是屋頂空間的利用,並不會占用容積率,我想這也是免費的前提。
前文已提到,因為是社區商業註定不會產生巨大的價值回報,所以在兒童樂園的內容上也比較控制,能夠滿足兒童遊樂即可,成本控制做的較好。

小型攀岩+樹屋+滑梯+戲水區+休息座椅,這就是兒童樂園的全部了,事實證明,這足以吸引周邊客群。

多說一句它的戲水區吧,親水性一直是小孩子的天性,基於新加坡完美的氣候條件,幾乎每個商業都會做一些相應的設計,可以讓小孩子肆無忌憚的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