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應對持續降雨天氣,攤販們用帆布搭起遮雨棚,讓民眾在購物時免受淋雨之苦。(圖:葉衍嫻)
受東北季候風潮影響,我國連日出現降雨天氣。牛車水年貨市場開跑的首個周末遇上了長命雨,受訪攤販紛紛感嘆生意欠佳。據觀察,為了應對持續降雨天氣,攤販們搭起了遮雨棚,並且將貨品架高,讓民眾在購物時免受淋雨之苦,同時防止貨物浸水。
牛車水年貨市場本月8日開跑後,迎來了首個周末。《8視界新聞網》記者前天(12日)下午4點左右走訪現場時觀察到,儘管降雨斷斷續續,但仍有許多民眾上街買年貨,一邊撐傘一邊逛街,場面依舊十分熱鬧。
記者也留意到,由於周末預計會出現大批人潮,現場有數名輔警和保安人員在場駐守,維持秩序。

據記者觀察,儘管降雨斷斷續續,但仍有許多民眾上街買年貨,一邊撐傘一邊逛街。(圖:葉衍嫻)
受訪攤販:生意跌至少一半
第26年擺攤賣瓜子和糖果的周兆華告訴記者,降雨天氣影響了年貨市場的人流量,導致他首個周末的營業額與往年相比,下滑了五到六成。
售賣好運風車和裝飾已有30多年的攤販黃亞禮同樣指出,他的營業額下跌70%到80%。
「下雨讓我們攤販很頭痛,因每個人都會選擇到購物商場逛街,哪裡會要來夜市,所以就缺少了購買力。」
擺攤售賣腊味已有將近40年的攤販葉偉強則透露,年貨市場開跑後的首兩天天氣很熱,第三天開始就持續降雨,對他的生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由於提前知道這個周末會下雨,他因此已經少拿了一點貨品來賣,希望能降低損失。

為了應對持續降雨天氣,攤販們紛紛在攤位外用帆布搭起了遮雨棚。(圖:葉衍嫻)
攤販做足防雨準備
據記者觀察,不少攤販在攤位前用帆布搭起了遮雨棚,讓民眾在買年貨時不會淋到雨,同時防止貨品被淋濕。
黃亞禮說,攤位前的帆布都是攤主自掏腰包購買,並且只被規定在下雨時可搭建。
「儘量在(下雨時)把帆布搭建出去,這樣顧客就不會淋到雨。沒有辦法,(貨品)一淋到雨就完蛋了,自己吃虧。」
售賣水果和新年裝飾已有30多年的陳德明則指出,由於新年裝飾很多都是紙質的,不能淋濕,因此只要一下起大雨時,他就會直接把攤位整個蓋起,「根本無法營業」。
「下大雨的話,就直接把攤位蓋起來,因為(貨品)不能弄濕,反正根本也沒有人會來走的,所以你搭還是沒有搭(遮雨棚)都沒有用,因為整條街是空的。」

葉偉強沒有在他的腊味攤外搭建遮雨棚,而是安裝了一塊防水塑膠布。(圖:葉衍嫻)
葉偉強的腊味攤的布置與其他攤位不同,腊味都是擺放在攤位裡頭,顧客必須走上台階後,「進到」攤位內挑選購買。有鑒於此,他沒有在攤位外搭建遮雨棚,而是選擇安裝了一塊防水塑膠布。
「我們外面有一條布,可以拉起來的,一拉起來雨就進不來,但顧客還是可以進得來。」
另外,為了不讓花生和瓜子等貨物泡水,周兆華受訪時透露,他在一箱箱花生和瓜子底下放置了木板,特意將貨品架高。
「我們會放那個貨物比較高一點,就不會怕泡到雨水。如果你不放那個木板,雨水會滲透進來,貨物浸水的話就會壞掉。」

為了不讓花生和瓜子等貨品泡水,周兆華在一箱箱花生和瓜子底下放置了木板,將貨品抬高。(圖:葉衍嫻)
攤販:盼雨停後生意好轉
黃亞禮表示,在牛車水年貨市場擺攤30多年來,今年可算是雨水最多的一年。他感嘆「做夜市需要靠天吃飯」,因此希望接下來雨停後,所有攤販的生意都可以好轉。
葉偉強則透露,他希望年貨市場舉辦的第二個星期不會下雨,這樣一來生意才能有望出現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