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在新加坡還能存在多久?漢語在新加坡還能存在多久?漢語在新加坡還能存在多久?
漢語在新加坡能夠存在多久,首先取決於中國有多強大!很多人一味地指責新加坡數典忘祖,可你看看新加坡的由來及所處的地理位置,你就理解新加坡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了。
新加坡主體民族是華人,是由清朝後期下南洋謀生的福建人和廣東人的後裔繁衍生息建立起來的一個小島國,本身就是中國人流落在外的棄兒,面積只有上海市轄下的崇明島一半多一點大小,周邊還都是人口眾多、文化迥異的馬來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如何生存下去,才應該是新加坡人考慮的首要問題。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當時我國國力還很虛弱,經濟也很落後,與西方國家還處於相互敵視狀態,雖然新加坡與我們同文同種,但在當時我們並不能給予新加坡任何可靠的幫助,換句話說指不上我們,想想南海問題為什麼會遺留到今天就明白了。雖然我們常講: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其實這在當下的世界並不可能,否則又怎會有五大常任理事國呢。既然指不上我們,總得找個靠山吧?環顧世界,在當時有力量保護新加坡的也只有美蘇兩家。蘇聯是陸地強權,對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與美國相教還很弱。美國是海洋強權,太平洋戰爭的勝利者,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巨大;而新加坡獨立之前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與英國及其其他殖民地關係密切,自然而然選擇美國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當時英國已經衰落了)。由於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重要的戰略位置,使得美國人也有意拉攏,也願意為其提供安全保障,結果就是新加坡安全了,這其實就是一筆生意。
既然選擇了留在大英國協中,投靠美國,那自然對美國及西方亦步亦趨,再加上我們自己正處於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期,雙方關係能好了就怪了。 當今世界英語是最重要的通用語言,現在連我們中國都在全民學習英語,比我們更早融入主流世界的新加坡學習英語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其實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這又何嘗不是新加坡人為了生存,去討好環繞在其周圍的那些虎視眈眈的馬來人一個舉措呢。
事實也證明,投靠美國對於新加坡來說是絕對正確的。新加坡能有今天首先感謝締造者李光耀先生,其次就應該感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想想當年印尼排華浪潮中我們又有何作為呢?新加坡並不欠我們什麼!我們真的沒有權利指責它!
或許有一天,我們有足夠強大與優秀了,真的有能力保護流落在外的華裔了,你又怎知它不為祖先曾經是中國人而自豪呢,他終將會為自己會說中國話而驕傲。讓我們期待那一天早些到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