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紙到金銀紙,32歲報館前客戶女經理,心疼父母年紀大還打理超過35年的金銀紙店,決定辭工幫忙,但父親卻勸她打消念頭,更有顧客指她為守住一個夕陽行業,簡直「浪費青春」和「沒前途」,但她立誓要將這門生意發揚光大。
32歲的傑米(Jamie,音譯)原本是在報館當一名客戶女經理,已經工作4年的她,毅然在今年5月辭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加入父親在海格路巴剎經營了35年的金銀紙店鋪。
她接受亞洲網(AsiaOne)訪問時說,起初到店鋪里去工作,有些顧客對她年紀輕輕加入這行業感到不解,指指點點說她在一個夕陽行業,只是在「浪費青春」。

傑米辭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後,加入父親在海格路巴剎經營了35年的金銀紙店鋪,協助他打理生意。(亞洲網)
不僅如此,也有顧客會勸說她辦公室的工作更好,甚至還有人批評,指她在金銀紙店鋪工作根本「沒前途」。
雖然聽見這些質疑聲難免會讓人難過,但是傑米表示,這是她家族的生意,她想要把它經營下去。
她坦言,看著上了年紀的父母還要做著體力活,搬卸貨物,讓她心疼不已,即使父親極力反對,她也想要盡一份力去幫助他們。
就算父親不停勸說,稱在這悶熱的地方,不能穿上好看的衣服和鞋子來工作,更沒人會在她這個年紀到巴剎來工作,但傑米的決心還是不變,照樣加入店鋪幫忙。
她說,除非父親決定要關掉店鋪,不然她會盡她所能,一直把店鋪經營下去,把這份傳統事業保留得越久越好。

為了服務顧客,傑米需要對所有貨品了如指掌,單是香就有千多種。(亞洲網)
香燭金銀紙學問大
香燭、金銀紙等學問大,單單香就有千多種,還要辨認不同祭品的用途,且大早就要開店做生意時,傑米指比在辦公室工作還累。
傑米辭去辦公室工作後,如今一周七天都要到一大早6點起床,7點到濕巴剎開店工作,不比辦公室工作來得輕鬆。
她說,這是一個耗費體力的工作,需要在店鋪內上貨、卸貨,這些貨物都非常沉重。
儘管傑米從小就在店鋪里幫忙打包貨物,但如今她還得要服務顧客,因此必須對每一件貨品了如指掌。
傑米指出,單是香就有上千種類別,它們有長的,也有短的,還有不同味道,像是檀香、雪松、茉莉和薰衣草,因此需要學習香和金銀紙的種類和價錢,以及在不同節日像是農曆七月和清明節時,不同祭品的用途。
店鋪數碼化
女郎準備將父親的店鋪數碼化,教育年輕一代的華人在祭拜習俗上要注意的細節。
傑米加入金銀紙生意後,運用先前的工作經驗,在社交媒體開設帳戶,讓金銀紙生意數碼化。
此外,她也希望接下來能把商品放到網購平台上去售賣,但礙於目前工作比較忙碌,還沒辦法去研究怎麼要怎麼弄,不過這些都在她的計劃之中。
「我希望通過這些頁面,可以嘗試教育年輕一代什麼是金銀紙,以及這些都是些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