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將通過其新的野生動物法醫中心和專門的嗅探犬部門來加強其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能力,
該部門將在檢查站檢測非法野生動物產品和被販運的動物。
野生動物取證中心 (CWF) 於8 月 27 日正式開放。這是新加坡首個此類設施。
該中心將加強國家公園委員會 (NParks) 的檢測和診斷能力,以識別和分析涉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標本。
在開幕式上,國家發展部長德斯蒙德·李強調了新加坡對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全球鬥爭的承諾。
「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他分享道,「這就是我們簽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原因。」

(圖片來源網絡)
李在開幕詞結束時重申,新加坡決心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他總結說,各國必須認識到「為我們的子孫後代保護地球的自然遺產和資源是一項共同的責任」,並為此共同努力。
NParks 正在與 CWF 的本地和國際野生動物專家合作。他們的見解還將與合作夥伴分享,
以改進他們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打擊偷獵和非法野生動物販運的執法工作。
CWF 調查動植物產品,並以 NParks 動物和獸醫科學中心和新加坡植物園植物標本館和種子庫的工作為基礎。
在 CWF,其增強的測試能力通過識別查獲的物種及其地理來源,為查獲的物品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類分析共同加強了我們的全球專業知識,並使我們能夠確定參與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潛在聯繫和辛迪加。
CWF 正在與華盛頓大學的保護生物學家 Samuel K Wasser 合作開展兩個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
基於群體遺傳學,研究人員能夠在足夠大的樣本資料庫中將生物體 DNA 中的小突變與其地理起源相匹配。

(圖片來源網絡)
CWF 的科學家被稱為 DNA 條形碼,使用聚合酶鏈反應 (PCR) 和 DNA 測序來檢測動物 DNA 序列。
然後可以使用這些序列將樣本唯一地識別為特定種類的野生動物。
第一項研究使用 1995 年至 2019 年全球緝獲的象牙樣本,旨在建立大象之間的遺傳關係。
象牙經過基因匹配以識別來自同一大象或其近親的樣本。
然後,這些匹配可以揭示在不同貨物中發現的兄弟姐妹或父母與後代之間的聯繫。
這些信息將使野生動物執法人員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犯罪網絡及其在來源國的作案手法。
第二項研究旨在為所有八種穿山甲物種建立一個全面的 DNA 標記組,以創建穿山甲遺傳參考圖。

(圖片來源網絡)
然後,該地圖可用於識別不同癲癇發作中和不同癲癇發作之間穿山甲之間的家族關係,並確定穿山甲和穿山甲部位的起源。
反過來,這將揭示對全球有組織的穿山甲偷獵和販運的動態和網絡的見解,這將用作其他國家的參考。
為此,該研究的重點是開發分析大量穿山甲或穿山甲部位的方法和協議,以便比以前更快地識別標本。
該中心正致力於開發一種移動應用程式,以利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等技術識別鯊魚和鰩魚產品,例如魚翅。
這將使地面檢查員能夠快速評估和識別鯊魚和鰩魚物種,並扣押被懷疑是非法的產品,以便 CWF 進行進一步的 DNA 檢測。
CWF 將木材形態學、遺傳學和化學分析相結合,也將使新加坡能夠更有效地調查和起訴 CITES 木材的非法貿易。
根據 NParks 野生動物管理集團總監 Adrian Loo 的說法,該中心將專注於 40 到 70 個 CITES 木材物種,其中大部分來自非洲。

(圖片來源網絡)
CWF 已開始在位於新加坡植物園種子庫內的新加坡木香園收集經過認證的木材標本。
Xylarium 包括有關木材鑑定、木材樣品、木材樣品橫截面和木材 DNA 庫的文獻集。
有了這個資料庫,研究人員可以根據木材標本的獨特特徵和遺傳來比較和識別它們。
該中心還在開發可以準確識別 CITES 所列木材種類的木材識別工具包。
例如,CWF 還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SUTD) 合作,對定製設計的成像設備進行原型設計和操作。

(圖片來源網絡)
它將利用基於機器視覺的成像系統來捕捉木材特徵的宏觀解剖結構。
該設備設計為手持式和可現場部署,使用戶能夠更準確地識別木材產品,並有助於打擊非法貿易和伐木。
新加坡還首次部署了探測犬,使用新的 K9 裝置在我們的邊境嗅探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產品。
狗有敏銳的嗅覺,大約是人類的 10,000 到 100,000 倍。

(圖片來源網絡)
NParks K9 部門經過專門培訓,可以檢測常見販運的野生動物和野生動物產品,例如象牙和穿山甲鱗片。
有了專門的處理人員,這些狗能夠搜索貨物或行李中的野生動物標本,並檢測其他工具(如射線掃描儀和目視檢查)未檢測到的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