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本地中小企業首當其中,許多中央商業區的商場店鋪生意銳減。(海峽時報)
作者 紅螞蟻團隊
我國財政部長黃循財前天(5日)下午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指出,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今年預計會增長至少4%至6%(除非出現不可預見情況),但不同領域的復甦步伐將不一樣。
建築、海事和岸外工程領域雖不缺工程,卻因防疫措施的限制而嚴重缺工人,尤其是外籍客工。政府目前提供的援助措施依然無法完全彌補這個短缺。但是,隨著我國重新開放邊境和允許更多外籍員工入境,這些行業的前景預計會有所改善。
零售和餐飲業等面向國內消費者的行業,也有望儘快復甦。政府預計能在7月12日放寬限制,允許五人同桌堂食。
相比之下,航空和旅遊相關行業的復甦將最為緩慢。因此,政府還會持續為這些領域提供針對性援助,為復甦做好準備。

航空和旅遊相關行業的復甦將最為緩慢。(聯合早報)
黃循財在部長聲明中用中文演講時,特別關注中小型企業的情況,全文如下: 「今年五月,政府收緊了防疫措施,並為在這段期間最受影響的國人、員工和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援助。
政府會通過重新分配各部門的預算,撥出約12億元,資助這些措施。
在推出這些措施時,我特別關注中小型企業的情況。中小型企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但它們的規模比較小,資源也較少。在面對危機時,它們一般也需要更多的幫助。
因此,在政策方面,政府往往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多的支持。例如,中小型企業的稅務負擔很低。
在新加坡,它們當中有超過一半不需要繳付公司稅。
此外,本地雖然有超過95%的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但它們所支付的公司稅,只占公司稅總稅收的不到三分之一。
在僱傭補貼方面,政府目前一共發放了超過267億元的補貼,中小型企業就獲得了其中的三分之二。
從2020年初到現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融資計劃一共為2萬5000多家企業,提供了超過220億元的貸款,其中有99%是中小型企業。
為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中小型企業,我將把臨時過渡性貸款計劃和企業融資計劃的貿易貸款延長六個月,到明年3月31日。
除了這些援助,政府也將繼續協助企業數碼化和創新,讓它們做好準備,把握后冠病時代經濟復甦和增長所帶來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