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收到了不少網友和生活中的朋友,關於房地產方面形形色色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一方面能夠看到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和迷惑,同時我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全民對房地產這個獨特的商品基本知識方面的匱乏。了解房地產方面的基本知識,非常有助於您在琳琅滿目的房地產資訊面前得出你自己獨特的判斷。
第一個基本常識,房地產又叫不動產,是不可以動,不可貿易的。一旦購買了房地產這個商品之後,它的位置就是確定的,那麼就意味著周邊的環境也是確定的。我們都知道裝修是可以改變的,物業公司是可以改變的,小區的綠化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唯獨位置不可改變,也正如位置的這個獨特性,恰恰成為了影響你購買了房地產這個獨特商品,未來價格走勢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個基本常識,房地產是消費品。這個也不難理解,我們購買房屋之後可以居住,可以遮風避雨,也可以因此而提高自己生活起居的生活品質。但同時它又是一個投資品,我們過去十年全國範圍內的房價的上漲,所有擁有房屋的家庭都分享了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盛宴。
第三個基本常識,在中國,房地產又是一個福利的承載品。這是中國很獨特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學區房。所以我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腦子裡面一定要不停地考慮這三個因素。第一,這個商品是否具有依據性。第二是否有福利性。第三,從投資的角度是否有盈利性。

房地產作為一個資產,那麼什麼是一個好的資產呢?
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一定要具有好的流動性。我們都知道房地產這種資產幾乎是在所有資產裡面流動性最差的,那就意味著我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要格外注重你購買的這個資產未來是否能夠方便地賣出去,把資產變成現金。
第二個要考慮的就是它的升值性。意味著持有了一段時間之後,能否通過價格的上漲獲得資產的這種收益。
第三個就是持有這個資產期間是否能夠給你帶來穩定的日常的現金流,也就是說能夠很方便地出租,能夠收穫租金。我們從配置資產的角度購買房屋的時候,腦子裡面就要想到這三件事情,第一可流動,第二可升值,第三能夠有日常的現金流可以出租。
房地產的第四個特性,房地產是對抗通貨膨脹得非常好的選擇。通貨膨脹,我們常常能夠理解的是,比方說我們談到的生活材料,價格的上漲,比如說所有的CPI每年有1.5%,2%這樣物價的上漲,大家不要小看這1.5%,2%,日積月累,十年時間就意味著物價有百分之二三十的這種上漲。他言外之意是貨幣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貶值,或者說你持有房屋類似這樣的資產,名義上就會有百分之二三十這樣的升值,這只是通貨膨脹其中一個意思。另外一個意思是叫隱性的通脹。過去十年中國的貨幣發行量每年有超過10%的增長,但是我們也看到生活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只有百分之一二,那麼那些多餘的錢到哪去了呢?對了,變成了資產價格的上漲,正如過去十年房地產市場的盛宴就是這麼造成的! 所以抵抗通貨膨脹最好的方法就是持有房地產。

第五個基本的常識,房地產是一個中長期的投資。生活中老百姓所常見的,像股票債券基金等等,這些投資都是一個短期的一種投資。就是說如果今天買入之後,明天價格上漲,後天賣出就可以落袋為安,因為它的交易很方便,同時交易成本很低。房地產卻不同,房地產的交易起來並不方便,同時交易成本很高,最重要的是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一般認為都是一個中長期的一種現象,這就決定在購買房屋的時候,一方面不要因為眼前價格的波動迷住了雙眼,不論你買入或者賣出,一定是基於一個對未來五年或者十年中長期的一種判斷,同時也不要有那種我今天買入房產,明年價格上漲了,後年就把它賣了,這種簡單的思想。
以上就是我羅列的關於房地產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常識,希望會有助於您對房地產市場得出自己一些獨立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