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華人糕點店經營90年 糕點寄託店主家鄉情懷

2021年01月15日   •   7695次閱讀

陳家嘟嘟糕有原味、椰子、花生和巧克力口味。(新加坡《聯合早報》/龍國雄 攝)

中國僑網1月1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新加坡,有近90年歷史的陳家嘟嘟糕,現由第二代掌門人陳美燁經營。小巧美味的嘟嘟糕里,蘊含著父親將福建家鄉糕點本土化的巧思,也包裹著母親對子女的關愛。

在位於合樂路熟食中心的陳家「嘟嘟」糕,第二代掌門人陳美燁收記者為徒,現教現做嘟嘟糕。

首先,舀起米粉,加入椰子餡料,上面再壓上一層米粉,用一層紗布蓋在模子上。本以為整個過程簡單又有趣,但真正考驗是把嘟嘟糕蓋在冒煙的特製蒸屜,因為害怕手指被燙到,記者半放半扔,結果米粉像雪花般散落,破裂的嘟嘟糕露出椰子餡,陳美燁則在一旁微笑著。

傳統手工嘟嘟糕在現代越來越稀有。

看陳美燁在蒸屜前做嘟嘟糕,蒸氣瀰漫,她的樣子永遠是模糊的。還來不及看清楚她的手勢,她已經蒸出一個個白嫩可愛的糕點,其熟練與速度都是自小在攤位幫忙時練就的功力。

母親在米粉上教寫字

陳美燁與嘟嘟糕有特殊的情感。「以前,母親會邊做嘟嘟糕的粉,邊用手指在粉上劃出『1、2、3……』,教我們學寫字,所以我們對嘟嘟糕有特別的感情。」

陳家嘟嘟糕在本地有將近90年的歷史。陳美燁的父親陳永發在1930年代開始製作嘟嘟糕,並把這門手藝傳授給陳美燁的哥哥陳章川,進而打響陳家嘟嘟糕的名聲。陳章川在2010年逝世,身前把嘟嘟糕生意託付給妹妹打理,希望她繼續把陳家嘟嘟糕發揚光大。

2004年,陳美燁放下從事了25年的助理會計經理工作,全職接手家裡的嘟嘟糕生意。「哥哥生病了,我開始思考接手的問題,如果沒有人接手,就沒有人傳承父親創製的嘟嘟糕。」

不過,母親當時反對,她認為陳美燁的工作穩定,福利又好,但陳美燁決定要守住父親的手藝不讓它失傳。

陳美燁難忘哥哥曾說的一句話:「要把嘟嘟糕做到極致。」陳美燁身上有著與兄長同樣的堅持,全神貫注地將每一個嘟嘟糕做到完美。

將福建松糕本土化

陳家嘟嘟糕的材料很講究,斑蘭葉是從馬來西亞訂購的特大品種,切好形狀後洗乾淨;椰子餡料用新鮮椰子和印度尼西亞椰糖做成;花生餡料經過獨家秘方加工;米則挑選優等泰國茉莉香米,用父親留下來約60年的老機器把米舂成粉。陳家的嘟嘟糕有原味(無餡料)、椰子和花生口味,近年加了巧克力口味,希望吸引年輕人。

採訪當天,陳美燁的侄兒陳文彭也到場分享爺爺陳永發與嘟嘟糕的故事。他回憶道,爺爺是中國福建人,松糕是福建糕餅的代表,當年爺爺原本在街邊賣松糕,後來接觸到南洋食材,跟同鄉一起研究,將福建的松糕本土化,以椰子和花生為餡料做成的嘟嘟糕,在1930年代開始受到歡迎。

陳文彭說,以前做嘟嘟糕是用燒火炭的蒸鍋,嘟嘟糕蒸熟後會發出嘟嘟聲,因此稱為嘟嘟糕。有趣的是,原來嘟嘟糕的形狀源自菊花。他說,爺爺跟朋友喜歡一起喝菊花茶,便想到把嘟嘟糕做成菊花的樣子,於是特製了菊花模型,做出來的嘟嘟糕有如一朵雪白的菊花。

聊到如何定義好吃的嘟嘟糕,陳美燁說:「關鍵在它冷了也好吃,這是最考功夫的。」

的確,這裡的嘟嘟糕有「四不」:不黏牙,不哽喉,濕而不軟,干而不硬。

喜歡站在攤位前看著嘟嘟糕成形,聞著它散發出的斑蘭葉香味,想像時光倒流回嘟嘟糕蒸熟後,發出嘟嘟聲的純樸年代。(黃靖晶)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