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總理表示,我國經過八個月的巨大努力之後,2019冠狀病毒疫情已穩定下來;
儘管我國的應對措施有不足之處,但努力的成果讓我們有信心逐步和謹慎的重啟經濟和社會活動。總
理李顯龍認為,我們必須從應對2019冠狀病毒疫情所犯的錯誤中學習,並在接下來做得更好。
總理在國會辯論政府施政方針時,盤點我國在應對疫情方面的一些不足之處。

(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如果當時知道無症狀的病患也具傳染力,我國在3月就會隔離所有回國的人,並要求他們在結束隔離前進行檢測,
這樣一來,他們就不會把病毒傳染給家人、同事和朋友。
另外,政府或許應更早要求國人戴口罩,並且及早並更積極地在客工宿舍採取防疫行動。
為了讓客工安全復工,僱主需要遵守許多新條規,但這是為了確保人們的健康和安全,總理希望僱主諒解。

(圖片來源網絡)
總理表示未來是不可知的,國家無從知道會有什麼緊急情況從天而降,無論儲備是多是少,都不應該在平安時期動用這些財富。
他也透露,財政部在冠病疫情暴發前擬定2020年財政預算案,認為除了應付目前的開支,以及為長期開支如抵消消費稅配套和環境變化預留資金,
本屆政府還能有一筆盈餘可以充實儲備金,並對此充滿信心。

(圖片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總理也表示當下有更多新加坡人有能力、也準備勝任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的職位。
數據也顯示,PMET職位占據我國勞動力的比率,也從20年前的40%,增加至目前的60%。
「就業准證計劃的目的是要讓新加坡人有更多機會接觸這些更高端的PMET職位,因此我們必須收緊就業准證的符合標準。」
李總理表示,政府的目的是讓國家經濟取得增長,同時為國人創造好的工作,提高生活水平。而通過對全球人才開放,我們為自己創造了更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