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了!國際學生評估調查(PISA)結果新鮮出爐~
這個備受全球教育行業以及學生、家長關注的國際榜單,這次給了新加坡一個大驚喜:

新加坡中學生的國際化素養
在參與評估的27個國家和地區、
總計25萬學生中排名第一!
還真是讓人精神一震~~~
要知道學霸容易養成,但是一個人的國際化素養就比較難培養了。 因為這會涉及到一些全球性課題的知識、技能,還考核學生的價值觀跟態度。簡單講就是「國際化視野」。

來源:PISA
有意思的是,此次參與評估的全部都是15歲的大孩子。
而今年的新加坡學生可以說是在此次評估中脫穎而出,他們到底憑的是什麼呢?
新加坡學生「國際化素養」最高!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這次的評估規模 這次的「國際化素養」是PISA提出的新指標,評估對象是15歲學生,參與這次評估的一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 以及25萬名學生!

來源:ABC
這當中有6676人來自新加坡,他們是本地153所中學跟13所私立學校的學生。
就是他們給新加坡捧回了這個第一的榮譽 新加坡本地學生有46%(約3000人)拿到國際化素養評估中最高的第四和第五等級。
秒殺所有參與國或地區!
遠遠超過PISA的平均水平(14%)!

來源:PISA
據披露,這次新加坡能夠如此出彩。
主要是因為在第一輪認知測試中,新加坡學生拿到的平均分為576,所有參與國家或地區中最高。
加拿大、香港、英國蘇格蘭、台北緊隨新加坡之後。
此次評估中PISA也參考了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情況。

來源:the world
發現家庭清貧的新加坡學生儘管拿的分數比較低,但整體的平均分,竟然也都高過部分國家的有錢家庭的學生。
這一點可以說是非常難得了。
所以也可以說,在國際文化素養這一塊,新加坡學生相當於是整體領先。
新加坡學生 「國際化素養」成績
「國際化素養」主要考核4個方面的能力:
1)可以分析本土、國際和跨文化課題
2)理解和領會他人觀點和世界觀
3)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且有效的互動
4)願意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

來源:PISA
新加坡學生態度認知都要高過平均水平 簡單總結,對應考察的就是學生的:
1)對於世界的了解程度
2)文化包容度
3)溝通能力
4)奉獻精神
從上述4個方面出發,咱們來看下PISA提出的問題。
01 對國際課題的認識
自認為「了解並能大致解釋課題」或「熟悉並能很好解釋課題」:
氣候變化和全球暖化
新加坡學生:89%
PISA平均:78%
移民
新加坡學生:79%
PISA平均:79%
世界各地的男女平等問題
新加坡學生:77%
PISA平均:83%
世界各地的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
新加坡學生:76%
PISA平均:78%
導致貧困的原因
新加坡學生:74%
PISA平均:78%
國際糾紛
新加坡學生:66%
PISA平均:66%
國際衛生課題
新加坡學生:64%
PISA平均:65%
這部分總結起來,可以看出大部分新加坡學生最熟悉的是氣候相關問題。
10個新加坡學生中就有8個可以給你科普氣候知識。。。
不過他們了解最少的是國際衛生課題,比如「流行病」這一類。

來源:st
02 跨文化溝通
和語言不通的人說話,「同意」或「非常同意」以下描述的學生:
我仔細聽他們要說的
新加坡學生:95%
PISA平均:88%
我注意觀察他們的反應
新加坡學生:93%
PISA平均:82%
如果不能溝通,會另外找辦法
新加坡學生:92%
PISA平均:85%
我經常確保我們互相理解正確
新加坡學生:92%
PISA平均:84%
我會注意我的說話用語
新加坡學生:89%
PISA平均:80%
我會非常謹慎地解釋
新加坡學生:86%
PISA平均:78%
我會給具體例子解釋我的想法
新加坡學生:85%
PISA平均:81%
在語言溝通這塊,新加坡學生就比較自信了。
可能是因為新加坡本來就是個多種族社會,從小他們碰到的同學朋友,可能講華語、馬來語、印度語等等。
跟不同語言的人溝通或嘗試溝通,對新加坡學生來說應該是屬於生活技能了~

來源:PISA 新加坡學生在家、學校講2種語言的都 高過平均水平
03 認知適應能力
認為自己「非常」或「基本上」符合以下描述的學生:
我可以改變行為應變新局面的需求
新加坡學生:68%
PISA平均:67%
我有能力克服跨文化交流的挑戰
新加坡學生:61%
PISA平均:58%
跟他人一起被困,我會想辦法解決問題
新加坡學生:58%
PISA平均:59%
在壓力下,我可以隨機應變
新加坡學生:55%
PISA平均:57%
我可以容易適應新文化
新加坡學生:50%
PISA平均:49%
我可以應對不尋常的情況
新加坡學生:50%
PISA平均:59%
這一塊可以稱得上是新加坡學生的短板。
跟其他的領先程度不一樣,在這個模塊新加坡學生非常靠近平均水平。
新加坡教育部覺得其實本地學生沒有那麼弱,可能是他們信心不足,或者「比較謙虛」。。。
04 影響國際課題的行為
「同意」或「非常同意」以下描述的學生:
我把自己視為世界公民
新加坡學生:87%
PISA平均:76%
保護世界環境對我是重要的
新加坡學生:87%
PISA平均:78%
當我看到世上一些人生活貧困,我覺得我有責任做些什麼
新加坡學生:81%
PISA平均:67%
抵制沒有為雇員提供良好工作環境的公司是對的
新加坡學生:77%
PISA平均:66%
我覺得我的行為能影響其他國家的人
新加坡學生:76%
PISA平均:56%
我可以為解決全球的問題出一份力
新加坡學生:71%
PISA平均:57%
在這一塊,主要強調考察的就是學生的團體意識、責任感及信心。
也能看出大部分的新加坡學生是比較有自主意識的,比如在問到「你可以為可持續發展和集體福祉做什麼」的時候。

來源:PISA
新加坡學生為可持續和福祉採取行動 新加坡學生更傾向於少用家電(83%)、通過社交媒體了解時事(74%)等。
以上就是「國際化素養評估」中新加坡學生的情況。

一群15歲的孩子,又為新加坡捧回了一項榮譽。
這也算是另一種「反哺」了~
被評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能養出那麼一波優秀的孩子,肯定新加坡各方面環境跟條件都不會差。
畢竟新加坡一直以來都被誇做是「養娃天堂」。不過其實這個高度讚譽,已經暴露了新加坡的各方面實力。。。

「新加坡是一個很適合孩子成長的地方 這裡有很好的教育和醫療服務 也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在其他國家可能威脅兒童的因素 例如早婚、教育機會不足、戰爭 在這裡都不存在 或是說只有非常低的幾率」
根據去年世界NGO組織的報告,新加坡仍然還是「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在176個國家中,新加坡位列第一。而亞洲擠入前十的國家只有新加坡和韓國。
這次調查報告的對象是全球176個國家的五歲以下兒童。
根據死亡率、發育遲緩、剝奪教育權利、兒童勞役、早孕、童婚、兒童兇殺率以及衝突致流離失所等情況等八項指標進行評分。

亞洲其實整體表現不算太好,因為這裡是全世界使用兒童勞役比率最高的地區。。
童工數量占全世界的40%!同時這一區域也有全世界最高的童婚率(這裡應該是cue印度)。

當很多國家人都還在為孩子爭取一些基本的權益,比如提高兒童的受教育率,呼籲保護兒童的人身安全。
全球出名的安全~~~
新加坡對小孩的保護和教育早已經到位,在上述報告中,滿分1000分中測評中新加坡獲得了987分!

16年沒有發生一起兒童拐賣,雙語教育已經推行了幾十年,在各種兒童設施上也非常齊全!
你會發現在排名中,新加坡甚至超越了普遍認為兒童福利最好的的北歐三國瑞典,芬蘭,挪威。

而且從各位寶爸寶媽的親身體驗來看,孩子生活在新加坡,真的要少操很多分心。
比如平時上下學,可省心了~
據一個論壇的調查,很多家長表示孩子 10-11歲,也就是小四之後開始自己去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