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的數碼經濟呈現強勁增長的趨勢,去年占據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7.3%,較2017年的13%上升了4.3個百分點。
這一發展得益於數碼經濟的增值(VA)在過去五年幾乎翻了一番,從580億元增長至1060億元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於10月6日首次發布了「新加坡數碼經濟」報告,通過這份報告,資媒局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新加坡數碼經濟的現狀、發展方向和變化。
在數碼經濟的定義方面,尚未形成國際商定的標準。新加坡採用的定義主要包括資訊通信領域的經濟增值和其他領域數碼化的經濟增值。
報告指出,資訊通信領域在新加坡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去年占整體國內生產總值的5.4%。該領域也是增長最快的,2017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到10.3%,其中遊戲業、線上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等子領域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

新加坡數碼經濟的發展不僅限於資訊通信領域,其他領域的數碼化發展同樣強勁,去年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貢獻達到11.9%。2017年至2022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3.5%,超過了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
這一擴張得益於更多企業採用數碼科技,從而推動科技從業人員比例從2017年的4.2%上升到2022年的5.2%,總人數從15萬5500人增加到20萬1100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超過一半(約57%)的就業機會來自資訊通信領域以外的其他經濟領域。報告還強調了科技職位中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占比超過70%的事實。本地科技從業人員的薪資中位數為7376元,高於整體居民的薪資中位數4500元。

儘管新加坡是一個小國,但在數字世界中,其影響力不受地域限制。本地將繼續發展資訊通信領域,並推動其他行業的數碼化進程,以確保企業和人力在數字化時代保持競爭力。
為了幫助零售商應對新的挑戰,把握數碼經濟機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共同推出了更新的零售業數碼化藍圖(Retail Industry Digital Plan)。
截至2022年,新加坡數碼經濟總額達到106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3%。考慮到新加坡擁有2萬3000多家零售企業,零售業應當及時調整自身以適應蓬勃發展的數碼經濟時代。
新加坡將更新零售業數碼化藍圖,旨在幫助和支持新加坡的零售商進行數碼化轉型,把握數碼經濟的機遇。

更新的數碼化藍圖包括數碼方案路線圖和網絡安全以及數據路線圖等板塊,這將幫助零售商把握增長機會,取得成功。
這一藍圖強調客戶體驗、運營效率和業務增長這三個關鍵領域的數碼化解決方案,並新增了八個解決方案,包括店內分析、沉浸式零售、多渠道電子商務軟體、自助結帳解決方案、電子貨架標籤、無人商店、社交商務工具和全渠道零售管理。
這將支持零售業中小企業採用更先進的數碼化解決方案。零售業數碼化藍圖於2017年首次推出,其目標是促進新加坡零售業的創新和技術採用。
自推出以來,已有90%以上的零售商採用至少一種數碼科技。這次更新是企業發展局和資媒局在與零售業250個利益相關者進行協商後推出的,是2025年零售業轉型藍圖的關鍵舉措,旨在進一步推動零售業的創新和技術採用。
新加坡在數字化產業的發展上採取了開放的政策。積極引導外國投資,吸引國際科技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基地,促進了數位技術和創新的跨國合作。這種開放性的政策不僅推動了國內數字產業的發展,也為新加坡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加速了數字經濟的全球融合。

新加坡政府還通過制定友好的法規和政策,激發創新活力,為數字產業提供了發展的良好環境。鼓勵初創企業的成長,推動科技創新,為數碼經濟的創新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這種積極的政策環境為企業提供了信心,促使它們更加積極地投身於數字化創新和發展。
新加坡數碼經濟的蓬勃發展得益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強大的基礎設施投資、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開放的國際合作政策以及良好的法規環境。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新加坡數碼經濟的飛速增長,使其成為亞洲地區數碼化發展的典範。
數碼經濟對國家經濟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經濟總量上的增長,更表現在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創新和升級上。

這一趨勢既為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也為未來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數碼經濟的不斷壯大,新加坡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的地位將變得更加重要,為其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