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風光不再!新加坡27年老漁港月底關閉,所在土地及碼頭將回歸國有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久負盛名的新加坡聖諾哥漁港,在使用了27年後,即將走入歷史。

於1997年開始運營的聖諾哥漁港即將關閉 圖源:外媒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日報道,在不斷拆遷重新發展的城市軌跡中,聖諾哥漁港作為北岸海鮮魚類批發市集的角色,正式畫上句點,20多家魚商都將在這個月底清空剩下的物品,搬遷到裕廊漁港繼續營業。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招標文件,聖諾哥漁港今年4月將交給負責拆除工作的承包商,工程估計需要13個月。
新加坡《海峽時報》稱,聖諾哥漁港曾經是當地漁船的母港。該港口於1997年開始運營,有4.5個足球場那麼大。以前,每周有6個晚上,工人們在晚上11時開始蜂擁而至。到凌晨2時,海鮮批發市場活躍起來,魚商與他們的客戶進行交易。頂峰的時候,聖諾哥漁港有36個攤位,能讓10艘漁船同時停泊卸貨。
但當年的風光早已不再,如今魚行不再擁有漁船,碼頭幾乎不用。新加坡食品局表示,關閉聖諾哥漁港的一大原因,是它過去20多年的海鮮交易量持續下降,從2000年的15000多噸到2022年的不到2800噸,去年的交易量僅占全國總量約2%。聖諾哥漁港關閉後,它所在的土地及碼頭將回歸國有。據報道,早在2020年6月,食品局就宣布將關閉聖諾哥漁港並將其遷至裕廊漁港的計劃,以便讓魚商和顧客集中在同一個地點批貨做買賣。
如今,裕廊漁港是本地唯一一處新加坡國內外漁船停靠的碼頭,以及生鮮魚市的批發市場。去年所有進口海鮮中,大約15%在裕廊漁港進行,主要通過海運,但也有通過空運和陸運後到裕廊漁港進行交易的。
不過,不少已經從聖諾哥搬到裕廊的魚商也對新環境感到滿意。金順魚行老闆彭志祥對《聯合早報》記者感慨,他不僅當天賣出500至600公斤海鮮,還結識了很多裕廊的常客,感覺人氣比聖諾哥旺,而且之前在聖諾哥的老顧客也會過來。他說,「隨著網購和24小時超市的興起,本地市集生意不如以往,但是人們對於生鮮的市場需求還在,漁港合併有助於魚販、魚商增加銷售渠道。」(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