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新加坡這項新政開始實施!
本地指定場所售賣的所有現泡飲料都必須根據飲料的糖分及飽和脂肪含量,貼上營養等級標籤。

示意圖源:istock
具體是哪些場所?哪個營養等級標籤好?
昨天起 現泡飲料也要貼營養等級標籤
根據衛生部規定,營養等級標籤涵蓋到現泡飲料,場所包括售賣現泡飲料的餐飲店、伙食承包商、網絡商店及非零售地點,比如酒店、工作場所、學校、醫療機構和託兒所。
不過小商家如小販中心的咖啡檔口初期可豁免。

現泡飲品包括現煮的咖啡或茶、鮮榨果汁、現調冰沙、泡沫茶、現調草藥飲料以及配料都要算糖分等級。也就是說,這些場所售賣的現泡飲料都要貼上熟悉的「紅綠燈」營養等級。
新加坡目前兌含糖飲料的定義:
①無糖飲料:不添加任何糖分的飲料;
②低糖飲料:每100毫升中的糖分含量低於2.5克;
③中等糖分飲料:每100毫升中的糖分含量介於2.5克至5克之間;
④高糖飲料:每100毫升中的糖分含量高於5克。

營養等級按照糖和飽和脂肪的含量分級,其標準是根據Nutri-Grade規定來實行。
即按照每100毫升液體中的糖分和飽和脂肪含量來判定,劃分為A、B、C、D四等級,A級含糖量最低,相比之下算是最健康的,而D級含糖量最高。

營養等級標籤,圖源:8視界
營養等級標籤最先在瓶裝、盒裝、袋裝飲品貼示,如下圖↓

線上售賣的相關飲品也會設置營養等級標識↓

但如果是現泡飲料,標籤所貼位置有所不同,衛生部對此做了要求。
現泡飲料的標籤貼示要求
這些場所售賣的現泡飲料等級標籤要求如下:
①分級與預包裝飲料一樣,都是分「A、B、C、D」;
②商家必須在菜單上註明哪些飲料被列入C或D等級 但A或B營養等級的飲料,當局不會強制商家列明;
③商家也必須在菜單上,註明珍珠、果凍、冰淇淋、發泡鮮奶油等配料的含糖量;
④商家不得為被列入D營養等級的現泡飲料打廣告。 違者將被罰款最高1000新,重犯加倍罰款。

圖源:衛生部官網
新規定實施的前一周,已有商家更新飲品菜單,上面可以看到各飲品營養等級↓


菜單示例,圖源:新加坡衛生部
對這一新變化,網友們的想法各有不同。
有人覺得現在看到糖分等級,自己會更清醒要不要下手點奶茶喝。
還有人覺得即使飲品標註了糖分等級,但自己還是會喝D↓


圖源:小紅書用戶琳琳
即使如此大家還是很好奇「A」級或「B」級是什麼樣子?

想了解哪些是健康飲品,可以到以下衛生部官網查詢: https://www.healthhub.sg/programmes/nutrition-hub/nutri-grade-a-and-b-drinks

官網健康飲品截圖
據衛生部官網顯示,無糖咖啡烏將列為B級,有8%糖分的伯爵奶茶、珍珠奶茶則是C級。至於擁有11%糖分的黑糖泡泡茶和百香果綠茶,則是列為最不健康的D級!
衛生部也劃分了一些屬於健康「A」級的飲品👇
"A「級現泡飲料部分一覽
①Kopi O Kosong無糖黑咖啡

圖源:forest cloud
②Teh O Kosong無糖無奶的茶

圖源:tagitables
③Americano美式咖啡/冰美式

圖源:mocktail.net
④Espresso/ Macchiato濃縮咖啡

圖源:the littest crumb
⑤Daily Batch Brew
指每日批量沖泡的咖啡

圖源:farmcity.it
⑥Iced Latte冰拿鐵

圖源:next door espresso
⑦Latte/Flat White *Flat White由濃縮咖啡和蒸汽牛奶組成

圖源:coffee Bros
⑧Tea Earl Grey/Tea Jasmine/ Tea English Breakfast / Tea Chamomile(伯爵灰茶/茉莉花茶/英式早餐茶/甘菊茶)

⑨Chai Tea印度奶茶

圖源:愛料理
⑩Oolong Tea烏龍茶

*以上現泡飲品分級建議來自衛生部官網,想了解其他健康飲品都可以到官網查詢!
https://www.healthhub.sg/programmes/nutrition-hub/nutri-grade-a-and-b-drinks
目前市面上一些商家表示多數飲料還無法達到較健康等級(「B」級),而像奶茶等D等級只能稍微調整糖分,以此讓它更健康。還有商家表示正同保健促進局合作讓所有飲料少糖,即正常糖分已是少糖了。
椰友們,你們在點現做飲品時會關注這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