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你發現家裡的米、油、抽紙都要沒了,打算去超市進行一個大採購。可是,這幾樣東西隨便加在一起就有十幾公斤,一個人一次性肯定是拎不回去的。不過,如果你住在榜鵝附近,就不用再為這樣的事情而煩惱了!

來源:Final Aim
試點開始
從3月11日起,兩台無人操作機器人「快遞員」會開始在榜鵝Waterway Woodcress的七座組屋展開為期一年的「快遞」試驗。榜鵝居民若從超市購買很重的物品,或是網購包裹,都可使用手機應用預訂機器人「快遞員」和遞送時間,將物品遞送至居住的組屋底層電梯大堂。

來源:CNA
該試驗計劃由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主導,合作夥伴包括建屋發展局、陸路交通管理局、市區重建局、物流公司CM Logistics、職總平價超市,以及科技技術供應商OTSAW。
根據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發表的文告介紹,該試驗計劃為期一年,試用期間將免費為該區域的近700戶家庭使用。消費者可以靈活選擇送貨時間,比如在超市採購日用品後,可到櫃檯選定送貨時間,由機器人把日用品送到他們所居住的組屋,接著再繼續購物或用餐。
運作方式
兩台OTSAW的無人操作機器人重達80公斤,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五公里。機器人各設有兩個封閉的隔間,總承載量達20公斤,目前只可放置乾貨。其中一台將負責遞送超市物品,另一台則負責遞送包裹。兩台機器人均已通過陸交局的安全評估,可在公路上使用。為進一步確保安全,試驗期間會有安全人員隨行。

來源:CNA
根據試驗計劃,居民從NTUC購買米或紙尿片等日常用品後,只需把物品寄放在服務櫃檯,再通過應用安排「快遞員」的遞送時間,櫃檯人員會把物品放入機器人中,居民則能繼續購物或回家等待物品送抵。
至於網購包裹,居民可在包裹抵達配送中心後選擇用機器人遞送,同樣也是通過應用安排遞送日期和時間,不必受制於商家的固定遞送時間。

來源:CNA
消費者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接獲機器人出發送貨的信息,並在機器人抵達目的地後接獲通知。收件人只需用手機掃描機器人提供的二維碼,就可領取貨物。
未來發展

來源:CNA
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管理局指出,這項試驗計劃將探討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如何用於自主導航、檢測和閃避障礙物、所需的基礎設施如通信系統和道路,以及了解這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表示:「自主移動機器人的使用,例如通過這項試驗,希望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並可能產生新的商業模式,也許意味著我們能無需依賴人力來擴展,不必受限。」

來源:today online
他也指出,榜鵝獲選為試驗地點是因為該區的人口相對年輕,並較熟悉使用科技和網購,區內也建有便於機器人導航的道路和斜坡,方便機器人行駛。
相比國內相對成熟的配送市場,新加坡「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用更技術化的手段解決此類問題也會成為必然趨勢。我們也期待這一年的試驗結果能夠十分理想,讓科技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