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大隊長默默的發現,原先7%的消費稅(GST,Good Services Tax),已經全線上漲到了8%。

大隊長也要提醒小夥伴們,2024年會上漲到9%。
黃循財在國會上發言
回應GST、稅收等問題
黃循財在2月24日在議會表示,商品和服務稅 (GST) 很難被財富稅、公司稅或賣地等其他收入方式所代替。
他說道:「鑒於我們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不是在商品及服務稅和任何這些替代方案之間進行選擇的問題。與工人黨(WP)所認為的相反,我們將需要所有這些方式,包括對收入,消費和資產的徵稅等等,從而為新加坡提供健全穩定的公共財政。」
黃循財還指出,在新加坡,稅收分配是公平的,前 20% 的人承擔著最重的稅負。他們每繳納一新幣的稅款,只獲得大約 30 分的福利。
相反,底層 20% 的人繳納的稅款最少,但獲得的福利最多。他們每繳納一元稅款,就會收到大約 4 新元的福利。」

(圖源:Unspalsh)
黃循財也對工人黨早些時候提出的對個人徵收凈財富稅做出了回應。他表示,這種稅收在理論上很有吸引力,但在實踐中很難有效實施,許多國家都曾嘗試過此舉,然後取消了它。
他說道:「現實情況是,凈財富稅不僅針對那些通過稅收籌劃避稅的,非常富有的人。最終,也會針對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群體,他們最後也要繳納凈財富稅。」

(黃循財)
「以被稱為典範的瑞士為例,它通過財富稅徵收約占 GDP 2% 的收入。「這與我們從財產稅和印花稅中徵收的財富稅相當。」
商品、服務稅必須上漲
無法繼續推遲
由於財政狀況緊張,計劃中的商品及服務稅上調必須繼續進行,因為推遲它只會「為未來埋下更多問題」。
黃循財指出必須增加的原因在於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成本的上升,到2030年,政府的支出預計將達到GDP的20%。
如果繼續維持不增加商品及服務稅,和去年在預算中採取的稅收舉措一樣,很明顯新加坡將沒辦法有足夠的收入來支付支出的增長。
雖然目前的收入狀況隨著商品和消費稅的增加已經有所改善,但政府還是無法百分百確定到2030年政府支出可以控制在GDP的20%。

(圖源:Unspalsh)
黃循財指出20%的數據,是在預測時沒有考慮到新政策舉措可能產生的任何額外支出。
他還指出,過去十年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了三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5%增至18%。

(圖源:Unspalsh)
黃循財總結說,「我們必須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做正確的事,當必須做出提高商品及服務稅等艱難決定時,我們必須坦誠相待,解釋我們的立場並說服新加坡人為什麼需要做出如此痛苦的決定,但這些決定最終會使所有人受益」
不僅是為了今天的新加坡
更是為了照顧子孫後代
財政部長黃循財強調政府正在「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建設一個更公平、更包容、更公正的社會」。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出,我們做出的預算不僅是為了新加坡今天的發展,也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考慮。
在生活成本不斷增加的今天,他希望新加坡人在這個時刻可以團結起來,繼續支持政府「在未來的許多年裡帶領新加坡前進」。

(圖源:李顯龍臉書)
在帖子中,他強調了預算所包含的四個方面:生活成本、稅收負擔、競爭力和住房。
李總理強調了政府為幫助新加坡人應對通貨膨脹所做的努力,今年的保障計劃(Assurance Package)的總額增加到了30 億新元。

他還談到了對新加坡人面臨的稅收負擔的擔憂,重申新加坡人面臨的稅收負擔比大多數其他發達經濟體「低得多」,與黃循財在預算案總結中的講話相呼應。
李總理補充說:「每個人都可以為建設新加坡發揮作用——富裕的人可以貢獻更多,而有更大需求的人將受益更多。」
關於住房問題
黃循財在他的總結演講中說,由於新冠導致 BTO項目的延誤,住房負擔能力面臨的根本問題是供應緊縮。
李顯龍總理也重申政府致力於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負擔得起的無障礙住房。

此外,由於新冠疫情已經結束,政府正在增加BTO供應,並已採取措施「緩和需求和轉售價格」。
保持競爭力,提高工人技能
李總理還提出了新加坡經濟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性,例如通過提高工人的技能。
黃循財也談到了這一點,指出了新加坡現在正面臨的競爭激烈和經濟不利的全球環境。同時還談到了政府幫助新加坡人充分利用他們的能力和才能進行再培訓的各種計劃。
